{SiteName}
首页
大便失禁治疗
大便失禁求医
突然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医治
大便失禁原因
神经大便失禁

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小便失禁医案一

林某某,男,47岁,体力劳动者。年12月26日初诊。

主诉:小便失禁2年。

病史:患者2年余前因劳累突然用力后出现小便失禁,未重视,后症状逐渐加重,小便失禁于活动后即作,甚至用力咳嗽、喷嚏即有小便漏出,严重影响生活,医院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今为求进一步诊疗,遂前来求诊。辰下:小便失禁,活动或稍用力即作,双手麻木不舒,身困乏力,腰痠,纳寐尚可,大便正常,舌尖红苔薄白,脉弦。

处方:补气通络方加减。

黄芪30g葛根20g牡蛎20g(先煎)

薏苡仁15g姜黄9g板蓝根12g

桂枝6g桑寄生9g狗脊9g

芡实12g桃仁9g丹参12g

益智仁12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二诊(.01.02):患者药后证缓,小便失禁症状明显减轻,双手麻木改善,仍觉身困、易疲乏,舌淡红苔白,脉沉。予上方去桂枝、狗脊、益智仁,加白果9g、金樱子12g、升麻3g、柴胡3g,再服十四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01.16):患者诉药后小便失禁基本缓解,期间因工作劳累加班后小便失禁一次,身困明显改善,余证皆除,舌淡苔白,脉沉。后守方随证加减继续调治两月余,以巩固疗效,诸证悉除,病告痊愈。

按语:尿失禁属于中医学“小便不禁”“遗尿”“溺不禁”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该病的的记载:“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人体的水液代谢有赖于肺气宣发肃降,脾胃运化输布,肾之气化蒸腾,三焦协调有序,膀胱开阖而成尿液排出。若肺、脾、肾气虚,肺失通调、脾不散精、肾不气化,全身水液运行、输布失职,清津、浊液直渗膀胱而成尿失禁之病。正如《景岳全书》所云:“惟是水泉不止,膀胱不藏者,必以气虚而然……盖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为不禁者,此其咎在中上二焦……”故本病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关系密切。

本案患者长年从事体力劳动,劳则气耗,损伤脏腑功能,肺、脾、肾之脏气亏虚,影响水液输布代谢,膀胱开阖失常,发为小便失禁,活动后、稍用力即作;气虚无以助血运,肢体肌肉不得濡养,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故双手麻木不舒、身困乏力;腰为肾之府,肾气亏虚,腰失所养,则发腰痠。结合舌脉,四诊合参,本案之主机当责之肺、脾、肾三脏气虚。

故当从本而治,三脏并补,治以健脾益肺,固肾缩尿,方予补气通络方加减。方中黄芪入肺、脾二经,补气固脱,充实肺脾之气;葛根入肺经,有升阳之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助津液布散;牡蛎有收敛固涩之效;津液输布失常,清浊相杂,下注膀胱,日久可蕴生湿热,薏苡仁甘补淡渗,又兼补脾健脾清热之效,辅以板蓝根清热解毒,助清热利湿;桑寄生、狗脊有祛风湿、补肝肾之功,可补肾强腰;芡实有补脾固肾,涩精止遗之效;益智仁其辛温入肾,温补下元,可固涩精气,缩泉止遗;湿热蕴结,久病入络,故予姜黄、桃仁行气活血、散瘀通络;加少量桂枝通阳化气以助膀胱气化;丹参可养血活血,素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诸药于全方之中既可防气病及血,助清利瘀热,又可使涩而不滞,收散有序。全方标本兼治,补益肺脾肾三脏之气,清热除湿、通络缩尿,使清气达于上而贯全身,浊阴归于下以利水道,津液布散运化复常,膀胱开阖有度,则小便失禁可愈。

二诊之时,患者小便失禁明显好转,双手麻木改善,然身困、易疲乏,此脾气不足,清阳不升也,药已中的,仍宗上法,故于上方基础去桂枝、狗脊、益智仁,加金樱子固精缩尿;柴胡、升麻提升清阳,此二者皆具清轻升散之性,小量用之不仅可升阳举陷,亦能助已虚之脾、肺二气升清散精、通调水道,使水液循常道而行;沈金鳌余《杂病源流犀烛》云:“肺虚则不能为气化之主,故溺不禁也。”此上源不固,下流自遗也,故加白果合诸药可补肺敛肺,以助缩尿。三诊之时患者小便失禁基本缓解,身困明显改善,余证皆除,病去八九,守法调治巩固疗效后,诸证悉除,病告痊愈。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com/dbsjqy/1056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