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更新养生健康知识,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批注:本文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中医里,湿气是危害很多人健康的一种邪气,而且它比较难去除。自古中医就有一种说法,叫做“千寒易去,一湿难除”,说的就是身体里的湿气。
湿气重的人,都有哪些症状呢?
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水肿、肥胖、乏力,大便溏稀黏马桶、舌苔厚腻等等。特别是大便完,如果你发现它总是黏马桶,冲一次冲不干净,那么就要小心,你身体里的湿气可能很重。
说完症状说方法,说到祛湿,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味中药——茯苓。
茯苓,又名茯灵、茯零、云苓、松苓,一种多寄生在松科植物,如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的真菌菌核。
中医认为,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适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等症状。且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其为“四时良药”。《世补斋医书》曰:“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
现代研究发现,茯苓可增加水肿患者的尿液排出,对肾炎水肿患者有利尿作用,可减轻水肿,还有降血糖的作用。凡是水肿,无须辨别寒热虚实,均可以用茯苓来治疗。
茯苓的部位或种类不同,作用各有区别。它的黑褐色外皮称茯苓皮,用于利水消肿;内部淡红色者称赤茯苓,用于清热利湿;内白色者称白茯苓,用于健脾渗湿;抱附松根生者称茯神,用于安神助眠。
茯苓的吃法、用法有很多,可以直接煎水喝,也可以打成粉后冲服,或是煮粥吃,也可在睡前用白醋调后,敷在脾俞、心俞、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上,起到改善脾胃功能、治疗心悸失眠、改善水肿等不同的作用。
推荐:茯苓白术汤,利尿祛湿做法:茯苓0克,白术0克。两者一起煮水服用即可。
功效:通过排尿的方法排出体内多余的湿,适用于大多数身体有湿的人。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历史文章
?中医直言:没事用中药进补?几种常见中药,正在悄悄伤肝?中医直言:黄芪与3味中药搭配,补气养血、祛瘀止痛,气色越来越好了?中医直言:阳气不足,百病生,教你如何补阳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