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大便失禁治疗
大便失禁求医
突然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医治
大便失禁原因
神经大便失禁

血糖波动并发症来得早糖尿病人血糖超哪个

我们指的这个波动大是远远超过人体能够适应的范围。正常人的血糖基本上在4~10mmol/L波动。血糖的波动超过这个范围人体就感觉不适了。

预示血糖波动的10个信号”,糖友可多加   

1尿频口渴

血液中糖太多,会导致极度口渴和尿频。这是因为,肾脏在过滤糖分的同时,会带出更多的体液,增加小便量,从而发出需要及时补水的信号。

2疲劳乏力

当糖分堆积在血液中时,肌肉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易出现疲劳、昏昏欲睡等,在饱餐后尤其明显。

3头晕目眩

头晕目眩可能是低血糖的信号,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此时,喝一杯果汁可迅速提升血糖水平。

4手脚浮肿

糖尿病也会损害肾脏的过滤排泄能力,出现手脚浮肿等体液聚集的肾病信号。此时,要注意规律服药、改善饮食结构,以便控糖护肾。

5麻木刺痛

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变)是慢性血糖升高的又一信号,常会导致手脚麻木、反应“迟钝”,无法正常感知疼痛或温度变化等。因此,糖友应经常检查四肢,特别是双脚。

6消化不良

糖尿病还会损伤帮助胃排空的神经,造成“糖尿病性胃轻瘫”,增加控糖难度。食物堆积在胃里不能进入肠道消化,就会引起腹泻、便秘或大便失禁等各种形式的消化问题。

7视力受损

糖友出现视力模糊、视觉斑点、漂浮物或闪光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看眼科医生。

8体重骤减

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可如果没有努力减肥或采取任何减重措施,体重却骤然下降,则可能是血糖过高所致。

9反复感染

血糖超标,出现感染或反复感染的机会增多,比如牙病、尿路感染、皮肤细菌或真菌感染,及女性阴道霉菌感染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肺炎、呼吸道感染。

10伤口难愈

血糖过高会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或皮下淤伤恢复缓慢等。感染本身也会加重高血糖,反过来又会使免疫系统更难抗击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血糖的稳定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问题,高血糖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有些人往往会出现血糖波动现象,这对健康也是没有好处的,那么血糖的波动及餐后血糖的升高会给人带来哪些危害?又如何预防血糖波动呢?

一、餐后血糖的升高和波动对人体会产生哪些危害?

一天当中,人的血糖是在不停的波动和变化的,而人体餐后状态占全天2/3的时间。餐后血糖的升高和波动产生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点:

1、餐后高血糖及波动与大血管疾病有关:研究表明,餐后血糖与心梗和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独立相关,糖耐量受损比空腹血糖受损的心血管生存率更低。

2、餐后高血糖及波动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有关:多项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可增加冠状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两者间存在相关性。

3、餐后高血糖及波动与氧化应激相关:平均血糖波幅和餐后血糖升幅与氧化应激线性相关,随着餐后血糖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发生升高。

4、餐后高血糖及波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增加有关。

5、餐后高血糖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研究显示,餐后血糖水平的显著升高(>11.1mmol/l)与整体功能、执行功能和思维集中功能负相关。

二、控制糖尿病不但要把平均血糖降到正常,还要避免餐后高血糖与低血糖的发生,如何避免血糖“上蹿下跳”呢?

1、预防低血糖。长效磺脲类药物容易导致低血糖,短效磺脲类药物、苯磺酸类药物、双胍、噻唑唍二酮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餐前注射普通胰岛素或者预混胰岛素容易导致下一餐前的低血糖,超短效胰岛素能够减少其发生的几率,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作用较平缓,持续时间长,比起传统的中效胰岛素来,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2、及时的发现血糖波动。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是发现血糖波动的主要手段,血糖监测能反映出患者日内与日间的血糖波动,必要时需要做72小时的持续血糖监测。

3、确定合适的降糖目标。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内,而且餐后血糖要小于10毫摩尔/升。

4、寻找诱因。引起血糖波动的原因有内在、外在两类,内在原因包括肝、胃肠、肾垂体病变等,食物、药物的吸收改变、饮食、运动、情绪和睡眠,外在原因包括食物的种类、烹调的方法和纤维素的含量,进食时间的改变,抗糖尿病药物特别是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时间以及胰岛素使用和饮食运动配合的改变。

图文:侯舒婷

编辑:张广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com/dbsjqy/845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