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学之际
老师最想跟家长说的话是——
我们已经做好了
开学前的充分准备,您就放心吧
老师最想跟小朋友们说的话是——
我们分开的太久太久
想跟你们说的话太多太多
你们一定长高了吧
是不是也长胖了呢
又到开学季,幼儿园门口又将上演一出出“撕心裂肺”的分离大戏。孩子们哭着喊着“妈妈不要走,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要回家!……”家长们抹着眼泪躲在门外,扒着校门偷看孩子,不舍离去。这场面真是要多感人就有多感人!
每到开学季,孩子和家长就会陷入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当中——分离焦虑。
对于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与爸爸妈妈分开一整天,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从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幼儿园,很多孩子都免不了一番哭闹。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
但是,分离焦虑不是一次性的,不是经过一次,孩子就永远免疫了。
已经适应了一个学期,能快乐入园的孩子,经过一个假期也可能出现前功尽弃,一朝回到解放前,不愿意开学上幼儿园的现象。
了解入园焦虑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的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几乎每隔5分钟就会找一次亲密看护人。
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的本能:和妈妈分离达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后,就需要重新回到妈妈身边,汲取安全感。
可以想象,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过去随时可以回到亲人怀抱的状态,切换到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情况,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分离焦虑。
所以分离焦虑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正常且普遍的。
哭闹经过漫长的假期,这是孩子入园适应期的第一个正常焦虑情绪及适应的反应。有些孩子入园的第一周哭得比较厉害,有些孩子因为好奇和新鲜,最初比较开心,但是当新鲜劲过后,入园就会反应比较激烈。恋物
有部分孩子要求带上有妈妈味道的小毛巾,自己的毛绒玩具等,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能够比较好地度过没有家人陪伴的时间。抗拒离开家人进入与家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孩子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紧张,担心,不安等情绪,当孩子重新回到家人身边,回到熟悉的家,重新感觉到安全和舒适,抗拒回幼儿园是他们正常的反应。变弱小大部分刚入园的孩子在幼儿园会出现尿裤子,尿床,遇到困难就哭泣等行为;回到家后会更粘妈妈,要求妈妈为他做一些自己也能做的事情,如穿衣服,喂饭等。孩子处在比较焦虑的情绪时,很多行为会退回到更小的状态,从而变得更脆弱。憋大便、尿床、尿裤子在孩子的适应过程中,孩子会无意识调动身体的智慧,尽量不在幼儿园大便,而将大便的时间调整到回家后,这是适应的结果,并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生病由于孩子较长时间处于焦虑中,并且由于睡觉,饮食等方面都在适应中,因此孩子的免疫系统会变得比较脆弱从而容易生病,比如感冒,发烧,肚子疼等。也有可能是孩子在表达了不想上幼儿园得不到允许后,调动了身体智慧,希望通过生病而达到不去幼儿园的意愿。2
送娃入园,别犯这些禁忌
除此,在送娃入园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些事情家长不能做!
孩子入园后,能够吃得好吗?睡得着吗?尿裤子尿床后有人及时发现并帮他换吗?有没有被老师批评?有没有被小伙伴欺负……当家长过度焦虑的时候,会不同程度加剧孩子的焦虑,更不利于孩子的入园适应和焦虑情绪的缓解。不能接受孩子的焦虑情绪和行为家长希望孩子高高兴兴去入园,高高兴兴回家来。当孩子出现焦虑行为时,家长不能接受,认为孩子自己不争气,甚至怀疑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不好,其他小伙伴欺负孩子等,并希望快速地拿掉孩子的焦虑。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