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淫与节气的关系来说,秋季多燥证,燥证以体液缺乏为特征,往往表现为鼻干、唇干、咽干、干咳、皮肤干燥、大便干结,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秋天应滋阴润燥以防燥。而对于一些虚性肥胖的人秋天却要除湿,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湿的原因和性质来分析:
秋季与长夏相交,长夏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空气潮湿,容易使人淋雨涉水,多感受外湿;长夏气温较高,人们喜欢吃冷食冷饮,寒伤脾阳以致脾失健运,常形成湿浊困脾之证,长夏与脾相通应,脾弱者易为湿伤而致湿浊困脾之证,是为内湿。胖人多阳虚,多湿,所以在长夏之季表现得最为明显。虽然秋季气候开始干燥,但长夏季节因防护不周、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潴留在体内的湿邪并没有清除,所以这些人秋季也需要祛湿。
湿是重浊黏滞的病邪,湿邪为病往往以沉重感为特点,比如周身困重,头痛如裹,四肢沉重等。湿邪黏腻停滞,除表现为大便黏腻不畅,小便淋漓不尽,舌苔黏腻外,湿邪为病常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故有“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之说。
从原因来说,长夏易感湿邪,湿邪潴留往往在秋季也会有明显的表现;从性质来说,湿性粘腻长夏感湿一般不会很快祛除,也会缠绵至秋季。所以湿气重的人不要误以为秋天天气干燥,就不用考虑湿邪为病的危害或以为湿邪会自然消除,而要利用这个大好季节通过调理饮食、调整作息、调节情志,加强锻炼等方法来祛湿,病情严重者应采用药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