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现代规范的名称叫“唾液”,有的地方叫唾沫、涎水、哈喇子。在古代,口水得到众多养生学说推崇,有“金津玉液”、“琼浆玉泉”等称呼,为了专门表达对某些事物的喜爱,还有一个成语叫“垂涎三尺”。
口水是干净的液体,水分占99%,经分析PH值介于6.6到7.1之间,含有丰富的水分、蛋白质、氨基酸、钾、钙、淀粉、酵素等。唾液中含有身体血浆的各种成分,有10多种酶和维生素、有机酸等,特别是有唾液腺激素,可提高人体造血机能,促进人体代谢,对致癌物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说,口水对人体实际上是有用的,集中在3个方面:
1、杀菌作用,口水中的溶菌酶,可保护牙齿,抑制口腔细菌,筑起口腔、牙龈和咽喉防炎的屏障。美国的科学家证实,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是致癌物,但与口水接触超30秒,就会被稀释和抑制活力。
2、消化作用,口水的淀粉酶,可将主食的淀粉,分解成人体易于吸收的糖分,便于转化。
3、检测作用,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检测的作用,如口水样本能查清药物含量,检测糖尿病。很多人做过的新冠核酸检测,用的也是口水。
我们口腔可自行分泌唾液,每天的量约有—毫升,对维持体液平衡和健康有重要作用。
应该说,口水有这么多的优点,它应该受到欢迎才对,实际上,现代社会不少人认为口水“不洁”,而且还是“臭的”。怎么回事?
认为口水不干净的,主要是和痰挂钩了,这个有失偏僻,口水有躺着中枪的感觉。口水没有离开口腔,大家觉得没啥,但离开嘴巴,仿佛就浑身是脏,如同大便在肠道没感觉,拉出来就脏,鼻毛在鼻腔是干净的,长出来就碍眼,是一个道理。
认为口水是臭的,证据也很充分:舔一下手背,口水沾到了皮肤上,不一会,就会有一股难闻、腥臭的味道,十分熏人。有时候对方说话时口水溅到自己脸上,也有类似的感觉。
为什么口水在嘴巴里感觉不到,但离开嘴巴就臭了?原来,口水里的唾液酶、蛋白质,以及一些真菌群,离开口腔环境,在空气中被氧化、挥发,此时真菌快速消亡,蛋白质浓度上升,由于蛋白质易在空气中氧化分解,随着口水不断蒸发,蛋白质氧化后产生氧化氮、硫化氢气体,这是异味的主要来源。
口水发臭,必须同时满足2个条件:一是口水与空气接触,挥发了;二是鼻子能闻到口水氧化后的味道,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味道。
那么,这个结论就可以解释:为啥情侣双方都有口水,接吻时却闻不到的问题了。接吻的时候,嘴对着嘴是必需的姿势,口水没有办法接触空气,不会氧化,当然闻不到臭味。
而且,情侣在接吻时,有3个辅助产物,也协助鼻子自动过滤了口水的味道:
一是大脑释放出多巴胺,让心情很愉快,注意力完全放到快乐里了。
二是身体分泌肾上腺激素,使人心跳加速,体温上升,对于可能会闻到口腔异味的尴尬,基本覆盖了。
三是情绪的影响和滋润,对其他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不过,如果一方有严重的口臭,可能提示有上火、肠胃类疾病、体质异常、牙周疾病等,这个时候,就要引起注意了。从口腔清洁开始,减少口臭。
而且,比较扎心的是,有的疾病会通过接吻传播,比如4种疾病:
1、EB病毒感染,会出现发烧、喉咙痛、淋巴结肿胀等感冒症状。
2、肝炎病毒或淋巴病毒,如果一方是病毒携带者,另一方口腔有伤口,感染可能就大了。
3、幽门螺杆菌,人感染后可引起胃部不适。
4、呼吸道传染疾病,如流感、荨麻疹、腮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