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喝凉水。”
“加点儿热的吧。”
“不!我不管!我就要凉的!”
“嘿,今儿这是怎么了?”
二宝突然嗓门这么大,脾气如此暴躁,还一个劲儿想喝凉的,这场景有些熟悉。我心头一紧,赶紧去摸摸小手,手心果然发热,再看嘴唇鲜红,舌头也是红红的,看来身体又遇到小麻烦了。
早在二宝幼儿园时期,我就发现孩子时不时出现这种爱发脾气、喝凉水的情况。但那时因为缺乏中医育儿知识,走了不少弯路:一开始,以为孩子到了叛逆期,重心放在了和孩子的“斗智斗勇”上,结果讲道理、管教通通不管用。孩子脾气不仅没小,脸色也不好,晚上睡觉总爱出汗。等后来逐渐发展到咽喉肿痛,眼干,甚至口腔溃疡,又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上火了。
就去吃一些苦寒药清热祛火。可是症状没减轻,孩子的脾胃却越来越虚寒,胃口也越来越差了,体型越来越干瘦。
后来学了中医育儿,再遇到这种不对劲儿的情况,我就抓住一个要点:
孩子突然脾气大一定要先看看舌头看舌头,可以看出身体健康状况的大方向。
一看舌质,就是舌体;
二看舌苔,就是舌头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
比如我家这个暴脾气娃,她的舌体就是尖尖、红红的,舌苔很薄,几乎可以说没有。再加上心烦脾气大、手脚心热等这一系列症状,我判断很大可能是阴虚了。
什么是阴虚呢?就是身体里的水不够。
当我们身体里主阴、主津液的力量不够,阳气就显得多了。阳气属火,红、热、干、瘦就是这把多出来的火,烤出来的结果:
舌头红红,舌苔薄或者没有,又或者地图舌。
口干舌燥,口舌生疮,想喝凉水、吃冰激凌之类的凉食物。
嘴唇红且干。
手脚心热,睡觉爱盗汗。
体型干瘦、小。
阴虚的孩子,不能灭火,而应该滋阴,阴阳平衡,虚火自然就没了。打个比方:小火慢煮一锅汤,如果担心把锅煮干了,应该往锅里加足够的水,而不是把已经不大的火去灭掉,造成阴阳俱损的结果。
说到这里,要补充一点:一般孩子积食的时候也会有类似想喝凉水,手心热的症状,但积食的孩子看舌头:
舌苔不是薄苔或者无苔状态,而是厚厚一层,腻腻的苔,还可能有点黄(脾胃积食,舌头上也会出现“垃圾”)。
嘴巴臭(脾胃“垃圾”发出的臭味),不想吃饭。
一定要注意区分。
家有暴脾气娃初期用食疗就可以搞定发现孩子爱发脾气,舌苔薄或者无苔,还没发展到口腔溃疡,这个“将病未病”阶段是最好的治疗时机,只需要做饮食上的调整就可以。
早餐,吃粥类、糊糊类,补足身体的好水。
早晨是一天中的春天,阳气生发旺盛,眼屎、口气、油垢都是生发的结果,这些垃圾被发出来后,身体是急需“好东西”的。
这时候吃粥类、糊糊类食物,可以最大程度给身体补充好水,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莲子、银耳、山药、粳米,都是偏性不重的食材,日常吃不出错,养阴生津的同时,还能养脾胃,做成米糊、粥类也更易于消化,孩子特别爱吃。
晚餐,炖一锅养阴补身汤,好消化,无负担。
晚餐要吃少,同时我又希望孩子能吸收更多营养,于是在肉类的选择上就会选滋阴效果更好的。
猪肉(半肥瘦),专补阴液,适合热病伤津,大便干燥的人吃。
排骨,益脾胃,强健筋骨。
鸭肉,滋阴补虚,适合阴虚体弱或阴虚火旺的人。
猪肉丸汤、排骨汤、老鸭汤,我是经常给孩子炖的。炖煮至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肉丸煮透而未成泥,特别好消化,肠胃无负担。
就这样吃了两三天,放学后拉着小手,感觉手心温润不再干热,叽叽喳喳有说有笑,情绪也特别好,舌头也不再红红的了。
也许有人问,为什么光食疗,就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因为做到了两点:
①及时发现了症状,及时应对。
②滋阴的食材,坚持给孩子吃,直到症状消失。
罗大伦老师曾说过:小孩的体质变化特别快,你要试图找一个医生天天跟着是不可能的。有时候孩子多吃点儿什么东西,马上体质就改变。所以只要父母细心,症状初期,单用食疗就可以马上调整过来。
而且日常我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