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女性健康,从盆底康复开始
好不容易熬过了艰难的十月怀胎,经历了满怀痛苦和希望的生产,产后42天回院检查,被医生告知子宫阴道壁脱垂了,需要做盆底康复。果然一孕傻三年,宝妈当即愣在原地,什么是脱垂,很严重吗,有必要做什么盆底康复吗?
相信大多数新晋宝妈对盆底康复治疗都不清楚,当产后复查被医生要求做治疗时,总会有诸多担心,甚至犹豫着要不要做。今天,就让我们来告诉大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女性盆底?
女性盆底主要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就像吊床一样,在肛门会阴处托起子宫、直肠、膀胱等盆底器官,维持我们的性生活快感、排尿动作、排便等多种生理功能。
女性妊娠、分娩、难产、盆腔肿瘤、子宫阴道手术、绝经后卵巢功能丧失等,都可能造成盆底肌肉神经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为什么要做盆底康复治疗?
生产完后,感觉身体不受控制了。咳嗽一下或是放声大笑,就会溢出尿液;半夜起床小便,刚一起身,就尿到了裤子里;生怕在公共场所出糗,只好垫上卫生巾或尿不湿;夫妻生活也不再和谐了,恨不得把老公踢下床;更让人难以启齿的是,总感觉有东西从下面掉出来……OhMyGod!这不是老年人或瘫痪病人才会有的尿失禁吗?我只是生了个娃,不是割了个肾吧?
其实,盆底受损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尿失禁,其次是子宫脱垂、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大便失禁、便秘等。盆底损伤既折磨患者的身体,也会使其产生情绪沮丧、食欲下降、性欲减退等心理障碍,给患者带来身心的双重痛苦。
所有产后妈妈都要做盆底康复治疗吗?
是的。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女性,产后都需要做盆底康复。因为怀孕时,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也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分娩后,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弹簧床”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所以,所有的产后妈妈都需要做盆底功能评估。
盆底康复治疗何时做效果比较好?
产后42天进行治疗是最佳选择,此时由于盆底肌肉和韧带尚在恢复阶段,盆底治疗可以唤醒盆底神经,使盆底肌力恢复正常的水平﹑尿失禁症状减轻或消失,令阴道回复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
产后1年内也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如果不做任何治疗,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变得松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到了中老年,很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甚至发展到子宫脱垂。
不过,如果已经过了黄金治疗时期也不用担心,现在开始治疗也不会太晚,及早治疗,及早康复。
盆底康复治疗是怎么治疗的?
首先,医生会对宝妈们进行妇科检查和仪器检查,从而对宝妈们的盆底肌情况进行测量,通过数值来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制定自身专属的治疗方案。
然后,医生会给宝妈们一个独立的探头。治疗时,将探头放入阴道,并指导你收缩阴道肌肉,屏幕会显示一些曲线,代表你收缩的情况和力度。这叫做生物反馈疗法。
盆底肌仪器的治疗原理是通过探头,利用电刺激,激活阴道括约肌和盆底肌肉群。电刺激较低时会有些麻麻的,调到接受能力上限时,盆底肌肉会有收缩的感觉,随着放电一松一紧,整个过程是舒服无痛的。
通常,盆底康复治疗一周1-2次,5-10次左右为一个疗程。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之后会有一定的效果。有些恢复能力强的,通过一两次的治疗,盆底状况就会有明显改善。
温馨提示:
作为医院,我院从今年5月份开始便率先引进德国进口仪器→盆底康复治疗仪,迄今已经为多名盆底损伤的妈妈进行了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该仪器除了对盆底康复有疗效外,还对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泌尿生殖修补术辅助治疗、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腹痛、尿潴留、乳涨、耻骨联合分离等)、全身运动系统肌肉功能障碍、乳房松弛、乳房下垂、下肢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术后疤痕疼痛等疾病也有显著的疗效。
欢迎广大女性致电:
-
进行咨询。
就诊指引:医院门诊二楼妇科诊室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