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大肠息肉可以是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几个、几十个或者更多发生,多数有蒂,少数是广基的。
肠息肉可分给五中类型
1.淋巴性息肉多见于20-40岁成人,在儿童亦可发生,以男性多见。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淋巴滤泡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内,表面覆盖正常粘膜。
2.炎症性息肉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又名假息肉。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
3.增生性息肉是肠息肉种最常见的一种,多分布在远侧结肠。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4.幼年性息肉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幼儿多见,临床上约90%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息肉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
5.腺瘤是结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肠息肉的危害?
虽然说肠息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而且大多数时候患者的出血量也比较少,只有严重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引起便血。肠息肉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还是有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还有可能会令肠道收到刺激。若是患者没有积极的进行治疗,会发展到癌变的倾向,尤其是息肉比较多的患者,或者是幼年性息肉都有可能癌变。其次,过大的肠息肉还有可能会引起肠梗阻和肠套叠的情况,从而引起腹痛。
肠息肉会发生癌变吗?
息肉是否会发展成癌,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息肉的大小,病理类型等。如果息肉较小,那么发生癌变的风险也相对较低。有研究表明,0.5厘米以下的息肉,三、四年以内的癌变率很低;如果超过0.5厘米,那么息肉的癌变率就会增加。总体来说,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就越高。95%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但是只有不到10%的腺瘤性息肉会发生癌变,有些息肉容易发生癌变,有些则不会发生癌变。腺瘤性息肉则可能发生癌变。最近的研究也表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良性的一些息肉也可能发展成为癌。出于这个原因,医生通常会把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所有息肉统统切除。腺瘤性息肉又可以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混合型)。管状腺瘤癌变率最低,而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
大肠息肉是怎么发展成大肠癌的?
大肠粘膜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大肠粘膜出现过度增生;过度增生粘膜慢慢形成了小的腺瘤性息肉;息肉逐渐长大,就形成了大的腺瘤性息肉;接着出现异型增生;当异型增生的肿瘤细胞侵入粘膜下层,就变成了早期大肠癌;肿瘤细胞继续在肠壁内由里向外生长,然后侵犯肠壁外的组织,还可以沿着淋巴管和血管向远处转移,这就形成了中晚期大肠癌。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内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咨询你的问题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