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与心的关系
中医认为,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中医所谓的“心”,其实主要是指大脑。《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心是君主,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在它的管辖之下。心神正常则肛门启闭有序,排便有时有节。心神不明,则肛门启闭无序,大便失禁,无时无节。比如邪热内陷心包就会出现大便秘结。精神紧张也会出现便秘或腹泻,而神志昏迷时则会出现大便失禁。
反过来,肛门功能异常,又会反作用于心。如久泻不止,耗伤心气,可见神疲心悸,面色无华。若便秘日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扰心神,可出现心神不安,烦躁失眠。临床用通腑法来治疗中风神昏之症取得满意疗效,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肛门有种神秘疾病,患者肛门出现疼、坠、烧灼感、虫爬感等等很多稀奇古怪的不适症状,开始只是局部,日久出现烦躁易怒甚至精神抑郁。局部检查看不出任何问题,以往把它诊断为肛窦炎或肛门神经官能症,我给起的名字是“肛门神经病”。这个病由于原因不明,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很多患者痛苦不堪。其实这是“魄门亦为五脏使”的一个典型的临床例证,目前从心论治已取得重要进展,将在后面相关章节论述。
二、肛门与肺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肛门为大肠之末端,所以这两个器官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肺主气,这个气对大肠的作用是促进蠕动,承担正常的传输任务。唐容川在《医经精义》里指出:“大肠之所以能传道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道。”如果气虚,推动无力,就会大便涩滞不畅,中医称为气秘。对肛门的作用是稳固和收摄,如果气虚,就会大便失禁。
此外,肺还主宣发,可以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包括大肠,如果宣发功能受损,液体不能润泽粪便,就会大便干燥,出现便秘。肺的宣发作用就如同天降甘霖润泽万物一样。如果肺有痰热,就会下移大肠,使传导失职而引起泻利。所以大肠的问题可从肺论治。或补肺以通便,或宣肺以导下,或清肺以止泻。唐容川在《血证论》里指出:“大肠与肺相表里,故病多治肺以治之。”
反之,如果肠燥便秘,肛门不能输泻浊气,影响肺的肃降,可发生咳喘胸满。利用这一理论,临床经常用通腑法来治疗各种肺系急症。此外,如果肛门久泻,也可耗伤肺气,出现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这个时候止泻就可以补气。
三、肛门与脾的关系
脾有三方面作用与肛门有关。首先,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若虚,肛门失养,闭合不全,排便无力。其次,脾气主升,若清气不升,则浊气不降,导致排便困难。脾气虚弱还会腹泻便溏,甚至脱肛、便血。第三,脾主运化,包括对液体、气体和固体的运化。若脾虚,运化失职,如果是液体,肠道不能泌清别浊,就会出现腹泻。如果是气体,则会腹胀腹痛,脘闷暖气,食欲减退,甚则呕吐。如果是固体,则会出现便秘。
故对大肠和肛门病变可从脾胃论治,或补脾润肠以通便,或健脾行水以止泻,或健脾以止血,或补脾升提以防脱。
由于肛门为六腑之下极,以通畅下降为顺,其气通降,六腑之气随之而畅。对脾而言,肛门通畅,才有助于脾气之升达。反之,若大肠腑气不通,则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所以,对脾胃病也可从大肠论治。
四、肛门与肝的关系
肝主疏泻,调畅气机。气机是人体脏腑功能的总称,气机调畅指脏腑功能正常有序,而气机的主管是肝。只有肝的这项功能正常,肛门才能启闭自如。如果肝失疏泻,气机逆乱,则腹胀满闷,大便涩滞难下,甚至头晕、烦躁、易怒。
诚如唐容川《血证论》指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所以,治便秘可用疏肝理气法。
反之,若腹泻无度,肝肾阴伤,肝主筋,筋脉失养,可出现痉挛抽搐。所以治肝病可用通腑法,比如重型肝炎。
故《医学入门》指出:“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
五、肛门与肾的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开窍于二阴,司二便。大小便二阴的开阖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肾精旺盛,是保证肛门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若肾阴不足,无水舟停,则肛门闭塞而便秘。若肾阳虚,则可导致泄泻。若肾气不足,失于固摄,则顽固腹泻、直肠脱垂、肛门失禁。故补肾气可以调大便,滋肾阴也可以治便秘,补肾阳以止泻,固肾气以止泻防脱。
反过来,若久秘不解,可伤及肾,出现腰痛,动作不便。久泻亦必伤肾。利用这一原理,治肾功能衰竭也可用大黄下通肛门来治疗。
“魄门亦为五脏使”也为我们通过察二便了解内脏情况提供理论基础。《素问·五脏别论》说:“凡治病,必察其下”,言察大便是否正常可以辨别疾病虚实,判断病人预后吉凶。如昏厥证,其二便失禁者,为脏气衰败的“脱证”,预后多不良。肛门启闭正常与否,不仅反映脏腑的功能状态,同时还可以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的发挥。因此临床治疗中,对于因脏腑之病引起的大便泄泻或便秘,固然应治脏腑之病,以求其本。但在因大便失调而直接影响脏腑功能恢复的情况下,则应急先调治其大便,以治其标。《素问·标本病传论》指出:“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