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其次,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最后,还要注意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
专家介绍,对于便秘不仅要注意是否存在报警症状及全身其他器质性病变存在的证据,50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加重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肿瘤的可能。
慢性便秘治疗可按阶梯走
1.调整生活、饮食习惯。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药物治疗:首选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药物,如益生菌及益生元。如上述治疗无效可加用缓泻剂(乳果糖)治疗:乳果糖(杜密克)8~15毫升/次,1~2次/天,定时服用,目的是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乳果糖无效时(以下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福松(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2次/天(以短期导泻,疏通肠道为目的,不建议作为日常用药)。避免长期服用强刺激性泻剂,如果导(酚酞)片、番泻叶、芦荟胶囊及含大黄、芒硝的方剂(中药制剂)。如上述治疗无效,考虑住院行肠道微生态治疗。
4.肠道微生态治疗,比如进行粪菌移植。研究显示,联合果胶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未发现严重或长期副作用,短期有效率达70%,1年后有效率达50%,优于传统便秘治疗方法。
5.生物反馈训练,主要借用专门的设备,训练正常排便动作,学会协调肛门肌群及腹部肌群的运动,纠正异常的肌电活动,调整生理反应,重建正确的排便反馈通路,达到治疗便秘及盆底肌群功能紊乱的目的。
6.手术。目前效果较好的是金陵术(结肠次全切联合升结肠直肠侧吻合),如患者体质差耐受不了,可仅行回肠造口术转流粪便,该手术简单、有效、创伤小。
如厕易犯三大错误
上厕所的时间太长
但排便时间越长,越容易出问题。
排便,说到底就是通过持续施压,把便便给“推”出来。
不过,给便便压力的同时,肠道也承担了很高的压力,时间一长,痔疮,直肠粘膜松弛、脱垂之类的病就会找上门来。
上厕所的最佳时间是3分钟左右,就算上不出来,也别老蹲着,四处转转再回来,说不定有新的收获。
至于书、报纸、手机、平板电脑这些东西,就别带进厕所了。
如果你就是不听话,每次上厕所都超过10分钟……相信我,肛肠科的大门就是为你敞开的。
上厕所使的劲太大
确实,有不少人都便秘,但使出吃奶的力气排便,真的没好处。
因为用尽全力排便时,相关肌肉强烈收缩,不仅让腹部的压力升高,血压也升高了不少,这样一来,不仅更容易得痔疮,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也不小。
擦屁屁方向不对
先说结论:
无论大便还是小便,女性都要从前向后擦。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按从前往后的顺序,尿道、阴道、肛门对致病菌的防御力越来越高。
也就是说,从前往后擦,能用最强的防御力量去对付敌人(致病菌),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至于男性,其实也是擦擦更健康的(没错,即使是小便)。
不过,由于男性尿道比女性长很多,有先天优势,所以不擦的话,问题不大……
第一养身参考
做您的私人医生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