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从化头条」 由于患有脑卒中的病人大多数生活无法自理,所以护士们除了打针、发药、测量生命体征等日常护理工作之外,还要负责教病人吃饭、上厕所、穿衣、坐轮椅等基本生活技能及功能锻炼的任务。因此,哄病人成为了综合1科护理组的“杀手锏”。钟护长说:“如患有脑卒中的病人,他们由于发病导致身体偏瘫、生活无法自理,难免会出现心理落差。有时,我们就得像哄小孩那样去哄这些老人家,安慰他们不要有心理负担,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动作。”
钟护长回忆,有一次,医院收治了一位70多岁的脑卒中病人李伯,由于李伯是该科室的“老病号”,综合1科的医护人员对他的情况都很熟悉。但这一次,李伯的再次返院,却令大家感到很揪心。因为李伯的身体状况比以前差了很多,手脚变得无力,他也掌握不了连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护士在巡房时,发现李伯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为了方便李伯上厕所,热心的护士给李伯买了尿壶。然而,李伯依然在床上小便。钟护长说:“后来有护士发现,原来李伯是因为手部无力,无法独自完成提起尿壶这个基本的动作才这样。”找到原因后,护士开始不厌其烦地教李伯如何使用尿壶,一开始,李伯因为情绪低落、尴尬,不愿意让护士帮忙。但在护士的安慰和鼓励下,他开始慢慢地尝试学习,终于学会了这项技能”。钟护长告诉记者,每当看到病人在护士门的教导下,哪怕只是学会了一个小动作,哪怕只是一个小进步,都会让护士们感到极大的欣慰。
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病人
由于脑卒中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因此,他们的头发、皮肤、手足、床单的清洁成为了综合1科的一大难题。护理组经常需要帮助病人解决生活护理的问题,包括主动为病人修剪指甲、梳头、擦身、更衣、倒大小便、拍背按摩、良肢位摆放等。钟护长说:“病人的家属不是经常在身边,但他们需要我们帮忙时,我们都会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他们。”
李护士是该科室一位90后女生,她告诉记者,刚开始接触护理工作时,得知要帮病人清理粪便时,的确感到十分不适。“因为自己在生活中从没做过这种事,所以很多新来的护士跟我一样,都要克服这道心理关卡。看着这些病人躺着床上那痛苦的样子,自己就会很想帮助他们。自己家里也有老人,很明白老人尤其是患病老人需要被照顾。”李护士说。
钟护长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科室收治了4名因跌倒导致腰椎骨折的病人,其中一位是84岁的老伯,住院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所有的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然而,照顾他的却是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根本没法照顾好老伯。面对这种情况,护士在生活上给予病人很大的帮助。由于老奶奶患有老年痴呆,护士提醒她的事转身就忘了,所以帮助病人喂药、翻身、洗漱等事情都由护士协助完成,甚至连喂饭也由护士一口一口地送到老伯的嘴边。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病人大便难排,看着老伯难受的样子,护士不顾脏累,亲自帮病人塞开塞露,并在床边指导鼓励他。看到老伯终于把大便排出,她们感到十分欣慰。护士们的热情服务和尽职尽责,让老伯和老奶奶十分感动,他们竖起大拇指跟钟护长说:“护长,你们的护士心肠太好了!真的太感谢你们!”
以“包干”形式狠抓护理安全
综合1科是街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为了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该科室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运用APN连续排班方式,即按照三班的原则安排班次,减少交接班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加强中、晚班薄弱环节中的人员力量,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医患关系更融洽。此外,综合1科护理组的值班安排还按照新旧搭配的方式进行,既有利于老护士发挥帮教作用,也能使新护士更快熟悉业务工作。
每年,综合1科都会积极选送骨干到广州学习社区护理管理、社区康复护理等新知识、新理论,促使该科护理团队的专业技能不断得到提升。钟护长说:“医护工作十分严谨,平时在工作上,护士都十分好学,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及时向老前辈或医生请教。”此外,该科室在每天上午进行集中交班后,钟护长会组织护士们留下来开短会,反映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彼此在工作上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护理安全是保障病人权益的重要手段。目前,综合1科护理组采取“包干制”的形式,由每个护士各自承担一项护理安全内容,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譬如,药品的摆放位置是否正确、药品是否过期、急救物品和器械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等护理安全知识,都被分配到具体的护士负责,而我会不定期地进行检查。”钟护长说。
为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工作,综合1科还增添了许多安全设施,如配置移动便椅,在走廊、厕所安装扶手,更换床的保护栏等,同时张贴了各种防跌倒、防坠床、药物过敏的安全警示标语,并加强了对病人的安全宣传教育,大大减少了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该科室还完善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和绩效考核方案,从制度上保证了护理安全工作的落实。近年来,该科室没有出现一例医疗纠纷、差错事故。
□文/记者江楚君图/街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
这里是从化头条,感谢您的阅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长按,识别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