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坐起来,好的。”
“来,我们再走两步......”
医院之江院区康复科的病房,黄老太太家属和医生、治疗师、护士看到她康复的样子,都从心里乐开了花。今天康复得很好的黄老太太和之前已经判若两人。医院时,躺在病床上,大大的眼泡,大部分时间闭眼休息,偶尔睁眼看看,对人爱理不搭,身上皮包骨头,皮肤青一块紫一块的,薄得像层纸,两只脚还因为低蛋白而浮肿,留置着鼻饲管、导尿管。
黄老太太,今年86岁,7个月前的一天在家跌倒后导致腰椎骨折,卧床不起,反反复复肺部感染,把她打击得十分虚弱,还患上了肌肉减少症,期医院,最后求助于医院之江院区康复科。之江院区康复科的医护人员刚见到她的时候,她既往有干燥综合征、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房颤、心功能不全、贫血等等,药是一把一把的吃,因她长期服用激素,抵抗力不佳、骨质疏松。康复科的医生和治疗师们给她做了全面的康复评估,结果显示肌肉萎缩明显,肌力下降,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2级,不能坐和站,吞咽和认知障碍。由于患者高龄且病情复杂,康复科的医护人员可谓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运用上中医、西医及药物、非药物的综合治疗,康复科主任汪亚群主任中医师开出了中药为她补益气血、调理整体。
不过,老太太实在是一个“傲娇”的人,整个治疗过程,康复科的医护人员和她“斗智斗勇”,让她接受规范的康复治疗。通过治疗,黄老太太的病情一天天在好转,但她的脾气和个性就体现出来了:在她能经口进食之后,拔除鼻饲管,需要口服用药,但是她就是不肯好好配合。有时候康复治疗师去给她做治疗,发现之前发的药还在她手里抓着呢。于是,病房的医护人员轮番上阵,“哄”着她吃下去。在大家细心专业的照顾下,黄老太太没有再插回胃管。后来,通过针灸和药物治疗,导尿管也成功地拔除了。没有了胃管和尿管,她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可以品尝美食,也活得更有尊严了。
黄老太太的康复训练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先在床上躺着训练提高了她的肌力和心肺功能,从助力运动到抗阻运动,再慢慢能坐起来,从根本坐不住,达到了现在的坐位平衡III级。在这个阶段,她已经能自己坐在那里玩IPAD游戏,生活更有乐趣。能坐起来的黄老太太又开始向康复治疗师“撒娇”,想“偷懒”:“我要睡觉”、“今天向你请假一天吧”。
在康复科的医护人员的坚持不懈地为黄老太太治疗下,她能坐轮椅了,治疗区域也从床上移到了康复治疗室了,治疗项目也丰富起来了。站电动起立床的这个项目,黄老太太从45°到50°到60°到70°到80°到90°,后来能站站立架了,再到后来能扶着助行器可以站起来了,接着她可以扶着助行器走路了。练走路的时候,她又会说:“我不走”、“我走不动啦,我不是开玩笑的哦”,不过虽然嘴上是这么说,黄老太太在大家的帮助下,在康复之路上爬坡过坎,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治疗项目。和刚进院的时候相比,通过康复治疗,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能坐也能站,她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康复出院啦!
医院之江院区康复科主要优势病种
一、脑卒中后遗症
1、偏瘫:①肌力下降:肌力增强训练、低频电刺激、针灸治疗等。②肌张力增高:手法牵伸、电疗、肉毒素注射、改良脊神经后根高选择性部分切断术、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等。
2、失语症和构音障碍:言语训练、发音训练、针灸、理疗。
3、吞咽功能困难:吞咽功能评估、吞咽障碍训练。
4、大小便障碍:①排尿困难:尿流动力学评估、间歇清洁导尿、针灸等。②大便失禁:神经反馈疗法。
5、步态异常:步态分析及训练、姿势控制训练、矫形器佩戴。
6、脑积水:脑室腹腔引流术。
7、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
8、意识障碍:头皮针、药物治疗、电刺激。
9、认知障碍:头皮针、认知直觉功能障碍训练、中药治疗。
10、呼吸功能异常:呼吸训练、排痰及咳嗽训练、体外膈肌起搏治疗。
二、骨折
1、保守治疗: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等。
2、骨折术后康复:①关节僵硬:关节松动术、电疗、蜡疗。②肌力下降:肌力增强训练、低频电、针灸治疗等。③疼痛:药物、针灸、低频脉冲电治疗、干扰电等。④步态异常:步态分析及训练、姿势控制训练、矫形器佩戴。
三、颈肩腰腿痛
1、软组织损伤:超声波、低频电治疗、针灸、中药治疗、药物局部注射等。
2、椎间盘突出症:牵引、针灸、干扰电治疗、核心肌力训练、中药治疗等。
3、小关节紊乱:超声波、低频脉冲电治疗、针灸、关节整复手法等。
来源:之江院区康复科作者:孙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