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中药验方,加两草降高血压
中医所称的中风有两类疾病,一类是指突然昏倒,失去知觉,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瘫痪,语言不清;另一类是指感受了风邪,引起发热、怕风、出汗等症状,这里指的是前一类,类似脑血管意外疾患。
它的病因病理是因气血亏虚,肝风内动,因情志不畅、外风侵袭、饮食不节等因素诱发。根据病情的深浅轻重,有中经中络和入脏入腑的区分。中经中络,一般意识是清楚的,病情较轻;入脏入腑,一般意识是昏迷的,病情较重。临床按不同类型结合致病原因辨证施治。
主证:多见肌肤失去冷,热,痛等感觉,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兼有怕冷、发热等症,舌苔白腻,脉浮滑。
处方:秦充、炒川芎、炒当归、白芍、防风、羌活、炒白术各三钱,茯苓四钱。
加减:如见体型肥胖、胸闷不舒者,加姜半夏、陈胆星各三钱;如口眼歪斜,加炙全蝎八分,炒天虫二钱,白附子一钱,如见半身不遂,加生黄芪六钱,地龙、桃仁、红花各三钱;如头痛、眩晕、耳鸣目糊,加牛膝、珍珠母各一两,钩藤、杜仲各三钱。
中风病入脏腑主要表现是突然昏倒,失去知觉,病情危重,分为闭证和脱证,应进行急救治疗。
闭证:突然昏倒,昏迷不语,两手紧握,牙关紧闭,兼见面红,呼吸声大,大便不通,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这是痰火内闭,又称阳闭;兼见面白,鼻有呼声,四肢不温,苔白腻,脉沉滑,这是风痰内闭,又称阴闭。
治法:先用乌梅擦牙,以开其牙关,或用通关散(成药)搐鼻,以取嚏开噤,然后分阴闭、阳闭辨证用药。
1、阳闭:先用牛黄丸或至宝丹(成药)一粒,研末分吞,以辛凉开窍,继用汤药,处方:怀牛膝、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各三钱,生龙骨、生代赭石各一两;大便不通的加生大黄,元明粉(分冲)各三钱;痰涎多的,加干菖蒲一钱,陈胆星三钱;血压高的加钩藤四钱,夏枯草三钱。
2、阴闭:先用苏合香丸(成药)一粒,研末分吞,以辛温开窍,继用汤方煎服,姜半夏、陈胆星、干菖蒲、郁金、炒天虫各三钱,竹沥一两(分冲),炒枳实、茯苓各四钱,甘草一钱半。
脱证:突然昏倒,失去知觉;眼闭口张,两手撤开,小便失禁,头额出汗,舌体缩短,脉细弱。
处方:炒党参五钱,淡附片二钱,肉桂一钱,龙骨、煅牡蛎各一两,五味子一钱半。
中风发作期经过上面的方药治疗后,大多数从昏迷中逐渐苏醒,但遗有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症状,可用全当归、炒川芎、炒赤芍、红花、桃仁、地龙各三钱,生黄芪六钱,炒天虫二钱,陈胆星一钱半为基本方,随症加减。
并配合针灸、推拿等疗法。还须加强护理,帮助病人翻身,预防发生褥疮。在未发病前,如有头昏、走路不稳、手指、舌头发麻等中风预兆,应及时防治。
高血压的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