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湿气是身体的“毒瘤”,它的危害真的就那么大吗?
有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除湿方法呢?
说实话,虽说它没有“毒瘤”那么恐怖,但是它的的确确会引起身体中的很多疾病。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湿气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身体里,有两个管理水的脏器,一个是肾脏,一个是脾脏。
肾脏喜欢水,而脾脏讨厌水,喜欢干燥。
肾阳能和食物营养起反应,产生体温热量,将水蒸发向上蒸腾,是肾的能力,让水分能分布全身。
说完了肾,现在该说说脾了。脾会主管肠胃,将体内的水分吸收进血液里,血液再将这些水分运回肾脏,部分水分被制成了尿液,于是这样,形成了体液的循环。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肾和脾的力量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如果脾虚了呢?
这个湿气其实就是身体中的水运代谢失常引起的,如果脾虚,那么大量的水湿,也就是湿气会在体内大量地堆积起来,舌头也会被水湿泡得又大又肿,覆盖着又厚又白的舌苔,边缘还有齿痕。
这些水湿通常爱堆积在下身腹部、腿部,它们和脂肪混在一起,让人看上去更胖、更胖、更胖,拉出的大便里也有大量的水湿,也就是拉稀,便溏,大便不成形。
还不止如此,湿气重了,往往就会生痰浊,它们互相作用,就很容易让身体产生各种疾病,像是很多结节,肌瘤,囊肿就是由此产生的。
中医认为,“湿气”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
夏天天气炎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空调底下,导致体内的水液无法排出,饮食上喜欢吃凉菜冷饮、冰冻西瓜、饮料等,这些习惯影响了脾胃运转,导致身体发沉无力,头脑昏沉,脸黄油腻,湿疹长痘,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些都是湿气的表现。
而现在虽然到了秋天,很多人的身体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湿气。
正所谓“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那么,我们简单地了解了湿气,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湿气的表现有哪些,大家自己也可以对着看看。
1、睡觉流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2、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痰多咳嗽,睡眠不好。
5、大便稀黏腥臭,黏稠,容易粘马桶。
6.、精神不足,经常性地觉得疲惫。
7、肥胖,或者过于消瘦。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经常性的肚胀,胃口也不好。
10、舌头边缘有齿痕。
以上这些都是痰湿有可能表现出来的症状,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如果身体有这些症状的话,就要及时调理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给大家说两点,综合调理痰湿的情况。一种是用药调理,另一种从生活入手,综合调理,痰湿自然慢慢消失。
这里呢,我给大家说个小方子,大家可以参考下。
祛湿“秘方”千金引:
这个千金引配方出自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总共有十二味,这个方子不仅仅可以去湿气,还可以进行调理结节。
这个方子还是比较经典的,因为平台不让发具体的用药,大家可以自己在网络上搜索。当然了,就算是找到了这个方子,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盲目用药,否则伤害的可能就是自己。
当然,除了用药调理之外,我们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预防湿气。
首先坚持运动。
运动必须每天都要做,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
这是因为运动可以排汗,体内的湿气就会随着汗水一起排出体外。因此,多做一些有氧运动能够起到不错的祛湿作用。
其中,常见的运动有散步、跑步、跳舞、练习瑜伽等等,只要身体活动起来,对于排湿气就是有好处的。所以说,为了预防湿气在体内大量堆积,日常必须要多动。
再者,忌口生冷
不同的食物性质是不同的,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凉性蔬果、冰品等等,不应该多吃。
因为吃它们会导致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而且这些食品吃进身体里面,会自行带入一定量的湿寒之气,吃得越多身体内的湿气也就积累得越多。
所以说,大家想要预防湿气的话,请忌口生冷的食物,比如说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先拿出来放置一两个小时再吃,比如说性寒的西瓜要少吃,比如说大白菜、苦瓜等性寒的食物,在烹饪过程中要加些性温的葱姜烹煮,从而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我们知道,湿气的产生和脾胃息息相关,如果脾胃出现问题,那么湿气自然就会一步步地产生。
好了,本篇文章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
我们还是要记住两点,一点是身体中的湿气比较严重的话,及时用药进行调理,第二点就是注意平时的生活调养,而运动和忌口生冷都是可以预防湿气侵入我们身体的好方法。
注:文章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作为科普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如果你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