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3岁。
素体健无恙,活泼上进。年10月10日晚9时许,正做作业,自觉身体不适,便倒卧床上,不省人事,手足抽搐,角弓反张,掉下床来,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约十分钟始得清醒。翌晨又如是发病一次。医院经脑电图检查诊为癫痫。住院旬余未发病,出院两月又发作一次,遂来求诊。
面色暗黄,舌润脉滑,因痰饮呈向上之势,宜因势利导,一涌叶之,豆豉15g,煎汤送服瓜蒂散3g。
药后呕吐痰涎甚多,头昏脑胀大减,胃纳亦可。遵衰其半而止之旨,嘱服脾肾两助丸。若脾为胃行其津液。肾为胃司其开阖,则痰饮定能消于无形。
二诊:痰饮桀骜不驯,并未归川入海,反而再起东山,兴风鼓浪。近日又犯病一次,且体倦嗜睡,头昏脑胀,咳嗽多痰,恶心呕吐,大便数日一行。除恶务尽,继祛痰为治。
豆豉15g,煎汤送服瓜蒂散4g。
三诊:药后呕吐痰涎较上次更多,并有团状痰块数枚,吐后精神疲惫不堪,蜷卧少动。虑其窠臼复存,将息三日,又一鼓作气,乘胜而进,投礞石滚痰丸6g,下泻黏秽之物甚多。谅邪已净,舍补何为?嘱服脾肾两助丸月余。随访多年,知病未犯。
按语
面色暗黄,为痰饮之貌;舌润脉滑,系水湿之象。痰饮水湿,其源本一。脾不健运,肾不鼓舞,从阳化痰,从阴化饮。占据中州则饮食无味,恶心漾漾;痞阻升降则头闷眩晕,痰鸣漉漉;上扰清官则神舍失守而为痫病。《丹溪心法·痫》云:“痰涎壅塞,迷闷孔窍”,是以为痫。
相关经典原文学习
《伤寒论》第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论》第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用瓜蒂散。
免责声明:医案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于30日内联系责编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