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处理协助患者排便方式错误导致大出血2例。
一例为肾内科,孙某某,男性,82岁,糖尿病、肾衰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几日未排大便,家属用竹筷插入肛门内扣便后出现便鲜血,量较多,给予止血药物应用仍持续便血。肛门镜检查(右侧卧位):肛门内有大量血块,清除血块,可见3点位有一直径约0.5cm粘膜撕裂出血,并可见多条纵行撕裂,一处为搏动性出血,其余为慢性渗血。给予电刀止血后便血停止。
另一例为神经外科二区17床,秦某某,男性,71岁,脑出血患者,几日未排大便,家属开塞露灌肠后便鲜血,量较多,给予止血药物应用、云南白药灌肠仍持续便血。肛门镜检查(左侧卧位):7-12点粘膜环形撕裂,9点处搏动性出血,血管较粗大,遂急诊手术室缝扎止血。术后未在便血。
大便干结、嵌塞临床常见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病人倍受折磨却又难以启齿,如处理不当可使肛门局部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及诱发全身性疾病,最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手助排便法结合肥皂水、开塞露灌肠是一种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效果显著的粪嵌塞处置法。操作者如能在在操作中动作轻柔到位,不仅可快速有效的解除病人的痛苦还能有效的避免对肛门产生的损伤,减少手助排便法导致的肛周疾病的加重与肛门水肿。此外手助排便法要求操作者要具有一定的熟练度以外,还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取得病人的信任,以便达到医患的良好配合。
以上2例患者家属协助排便方式不正确,导致便血。那么该如何正确灌肠、协助患者排便呢?
灌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目的
⑴解除便秘、肠胀气。
⑵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⑶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⑷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
⑴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⑵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⑶患者心理状态及对灌肠的理解、配合程度。
⑷患者肛周围皮肤、黏膜情况。
3、操作程序
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⑵洗手、戴口罩
⑶准备用物
按医嘱备灌肠液、弯盘、肛管(18~22号)、灌肠筒(一次性灌肠袋)、ml量杯、润滑油、止血钳、手纸、水温计、搅棒、一次性尿布、输液架、便盆、手套。
⑷按医嘱配灌肠液
①一般为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温度39~41℃,降温用28~32℃)。
②液量:成人~ml,儿童~ml。
⑸二人查对
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①查对患者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②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并嘱患者排尿。
③关闭门窗,遮挡患者。
④将枕头稍移向操作者,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脱裤至膝部(用棉被覆盖病床准备患者胸、背及下肢)。暴露臀部,臀部稍移至床沿,将双膝屈曲。高龄者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
⑤臀下垫一次性尿布。
⑥调节输液架的高度(患者肛门至灌肠筒内液面40~60cm)。
⑦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橡胶管前端放置弯盘内(如灌肠袋已连接肛管,可将肛管放于灌肠袋内)。
⑧备4块卫生纸于尿布上。
⑺灌入
①戴手套。
②取卫生纸涂凡士林润滑肛管前端10~15cm。
③将肛管尾端与橡胶玻璃接管衔接(冲洗袋已连接)。
④排除管内气体(排气时将液体至于弯盘内),夹紧肛管。
⑤左手取一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
⑥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持肛管按解剖特点轻轻插入直肠(即先向前,再向后)7~10cm,小儿约4~7cm。
⑦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松开止血钳,使溶液缓缓流入。
⑻观察
①控制流速,观察患者的反映。
②出现便意时持灌肠筒适当降低,并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嘱患者张口呼吸(减轻腹压)。
⑼关闭
①液体要流尽时,夹闭橡胶管。
②左手抵住肛门,右手取卫生纸贴近肛门包住肛管,并使肛管弯曲,缓缓拔出。
③将肛管从接头处取下弃于医用垃圾袋内,橡胶管端挂置于灌肠筒上(如为一次性灌肠袋,则丢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④取卫生纸擦净肛门,取下弯盘及垫巾(如为卧床病人保留垫巾)。
⑤脱手套。
⑥整理衣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⑦嘱患者平卧,保留5~10min(使便软化)。
⑧对不能下床排便的患者,给予便盆,将卫生纸、呼叫器放于易取处。
⑽排便
①排便后及时取出便盆,擦净肛门,协助患者穿裤。
②扶助能下床的患者上厕所排便。
⑾整理用物
①便后整理床铺,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取标本。
②开窗通风。
③处理用物(如用灌肠筒应将其洗净,消毒后备用)。
⑿洗手、记录
①洗手。
②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内记录灌肠结果(灌肠后无大便记为0/E,解遍一次为1/E)。
4、注意事项
⑴肝昏迷患者忌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的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禁忌灌肠。
⑵插管前排净肛管内空气,防止空气灌入肠道,引起腹胀。
⑶如为高龄、体弱、大便失禁的患者,可采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
⑷插管时应顺应肠道解剖特点,勿用力过猛;肛门括约肌紧张时,可嘱病人深吸气,若患者有痔疮要选用管径小的肛管,对有肛门其他疾患者更应小心,以免造成损伤。
⑸儿童肛管插入5~7.5cm,婴儿插入2.5~3.5cm。
⑹对某些颅脑、心脏病患者及老年、小儿、孕妇,灌肠时应慎重,压力要低,速度要慢,并注意病情变化。
⑺灌肠过程中,如发现患者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短,应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
⑻降温灌肠液用28~32℃,中暑患者用4℃等渗盐水,保留30min后再排便。伤寒患者灌肠,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液量不得超过ml,并选用等渗盐水。
遇到大便较粗、干结患者,灌肠效果很差或无效,此时就需要终极大招---手助排便。
手助排便,又称人工取便、人工协助排便:是指对于大便干结而滞留于直肠的便秘患者,一般泻药不能立即解除患者的痛苦,必须用手将大便取出。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让患者取蹲位、者跪俯卧位、侧卧位,暴露臀部,施术者带无菌手套,并在手套外层涂石蜡油,用右手食指缓缓插入肛门,当触及大便硬结的外端时,尽量将手指沿直肠腹侧壁推进,越过大便硬结,触及大便硬结的另一端时,手指略屈曲,将大便“挖出”。若大便硬结过长,可用手指将大便分成几段,分段“挖出”。整个过程动作一定要和缓,特别是有肛周疾患者,应避免损伤肛周及直肠粘膜。
我科么甲超大夫进修于中国肛肠科发源地------医院(医院),对结、直肠肿瘤、息肉以及常见肛周疾病(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处理方式独到,以微创、无痛理念指导手术,以最小的创伤解决患者的难言之隐。
医院普外一区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同舟共济,直达康复彼岸……
科室-
也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