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大便失禁治疗
大便失禁求医
突然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医治
大便失禁原因
神经大便失禁

艾烨康舌诊气血证素与舌象

1

气虚类证素与舌象

气虚类证素的舌象特征通常为舌淡白或淡嫩,苔白或白润。

舌淡嫩,苔少,示气虚

气虚证素是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作用衰退,脏腑气机运行减弱,所表现的神疲、气短、乏力、脉虚之类的证候。

舌象:

舌质淡嫩,苔白。

症状和体征::

精神疲惫,气短声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或有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剧。脉象虚、缓、细。

按:

气虚的诊断,舌象的重要性不如脉象和症状。气虚的对应治法是补气法。有些实证如湿邪阻滞气机,使得阳气不能外达充养清窍和四肢,而出现神疲、乏力的症状,似乎是气虚,鉴别之法是运动汗出之后反见清爽轻快,而气虚则运动之后诸症加剧。

2

气陷与舌象

气陷证素是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不能上达,气机当升不升反而下陷,所表现出的头晕、气坠、脏器下垂之类的证候。

舌象:

舌质淡,舌苔少。

症状和体征::

头晕眼花,疲乏气短,腹部坠胀感,或脏器(胃、肾子宫、眼睑等)下垂,呵欠,嗜睡,耳鸣如蝉,大便稀溏,小便浑浊,疝气,脱肛。脉象虚、缓、弱。

按:

气陷的对应治法是升阳法。

3

气不固与舌象

气不固证素是人体元气亏虛,失于固摄。所表现的精、经、胎、带、汗、二便不固的证候。

舌象:

舌质淡嫩。

症状和体征::

除气虚见证外,还或见自汗;或流涎不止;或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或大便滑脱失禁;或妇女出现崩漏、滑胎、小产;或男子出现遗精、滑精、早泄。脉象虚、缓、细。

按:

气不固的诊断,舌象的重要性不如症状和脉象。气不固的治法是固涩法,有敛汗、固精、止遗、涩肠、固胎等法。

4

气脱与舌象

气脱证素是人体元气极虚,将要散脱,所表现的气息微弱、汗出不止等危重证候。

舌象:

舌质淡白(或紫),舌苔白润。

症状和体征::

神志不清,全身瘫软,面色苍白,口开目合,呼吸微弱,时断时续,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脉象微、散。

按:

气脱的对应治法是益气固脱,当用大剂量的人参、山茱萸等。

5

血虚与舌象

血虚证素是血液亏虚,不能充养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所表现的面、睑、唇舌、甲色泽淡白无华、脉细之类的证候。

舌象:

舌质淡白,舌苔少。

舌淡白,无苔而干,示血虚

症状和体征::

面色、唇、睑、龈、甲淡白无华(五白),头晕眼花,手足麻木,心悸,失眠,多梦,健忘,月经量少、色淡、延期或闭经(头目、筋脉、心神、冲任四不养)。诸症劳累后加剧。脉象细、虚。

按:

血虚的诊断应在舌淡、脉虚的基础上见五白、四不养的症状(见上述症状和体征)。血虚的对应治法是补血。血虚不等于现代医学的贫血,贫血一般表现为气血两虚。

6

血脱与舌象

血脱证素是突然大量出血或长期反复出血,血液将竭,所表现的面色苍白、心悸、脉芤或微的证候。

舌象:

舌质枯白。

舌淡白,苔薄黄白相兼,舌淡白示血脱

症状和体征::

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悸,气短,四肢逆冷。脉象芤或微。

按:

在多数情况下,血脱实际上是种症状,除要止血外,还应分清病性加以治疗。

7

气滞类证素与舌象

气滞类证素的舌象特征通常不明显,其诊断主要根据症状和脉象。

气滞证素是由于邪气阻碍、情志抑郁或气虚,以致气机郁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胀、闷、疼痛、脉弦之类的证候。

舌象:

无特征性舌象。

症状和体征::

气滞之处胀、闷、痛,并随叹息、嗳气、矢气而减轻,疼痛性质可为胀痛、窜痛、攻痛,部位不固定,按之无形,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或咽部异物感,喜叹息,嗳气,肠鸣音亢进,矢气多,排便不爽,腹痛欲泻,里急后重,大便溏结不调,经期错乱。脉象多弦。

按:

脉象、肝郁线和症状对气滞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在气滞证中肝郁线出现的频率只有约30%。气滞可以表现为任何脏腑或经络的气机不畅,如肝气滞、胃气滞。气滞的对应治法是行气(理气)法。

8

气逆与舌象

气逆证素是气机失调,升之太过或当降反升,所表现的咳嗽喘促、呃逆呕吐、眩晕之类的证候。

舌象:

无特征性舌象。

症状和体征::

头晕胀痛,目胀,头重脚轻;嗳气,恶心,呕吐,吞酸,呃逆;上气咳嗽,喘促;甚至呕血、咯血。脉象浮弦。

按:

气逆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脉象,舌象意义不大。气逆是肝、胃、肺脏腑气机上逆或气血上冲头面,对应的治法是降逆,有平肝降逆、和胃降逆、肃降肺气。

9

气闭与舌象

气闭证素是由于邪气阻滞或情志过激,导致气机闭阻不通,表现为晕厥、绞痛之类的危急证候。

舌象:

无明显变化。

症状和体征::

昏厥,或内脏绞痛,或二便闭塞,气粗声高。脉象弦沉、实。

按:

从症状和脉象上气闭易于诊断。气闭的对应治法是开窍法,或通便法,并适宜针刺治疗。

10

血瘀与舌象

血瘀证素是因血行不畅或血逸脉外,所表现的刺痛不移,出现肿块、瘀血之类的证候。瘀血则是血逸脉外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

舌象:

舌质紫,或色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瘀紫;舌苔无特征性变化。

舌质紫

瘀点舌

瘀斑舌

舌下络脉瘀紫

症状和体征::

唇、舌、爪、甲青紫,或痛如针刺、痛处固定拒按、夜间为甚;或生肿瘤,质地坚硬、按之不移;或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有血块,或粪便黑如柏油,妇女见闭经或崩漏;或面色黧黑,皮下紫斑,肌肤甲错,腹露青筋,丝状红缕。脉象涩、细,或结、代、促。

按:

舌象尤其是舌质和舌下络脉,对血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时间顺序上瘀血舌象比瘀血症状出现得早。血瘀的对应治法是活血法。

11

血热与舌象

血热证素即血分热证,是因火热内炽,侵迫血分,以致血液妄行,所表现的身热夜甚、斑疹吐衄、烦躁谵语、舌绛脉数之类的证候。

舌象:

舌质绛,起芒刺,舌苔干黄或灰黑。

舌绛,少苔而干(有少许腐苔),示血热

症状和体征::

身热夜甚或潮热,心烦失眠,,躁扰不宁,甚或狂乱、神昏谵语;或见各种出血色深红,或斑疹显露,或为疮痈。妇女可见月经提前,量多如崩,经色深红。脉象数、疾。

按:

在温病中,舌质绛在血热的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皮肤科疾病中,皮肤局部的红疹或红斑,对血热的诊断有很大作用。血热即血分热证,对应的治法是凉血清热。

12

血寒与舌象

血寒证素即血分寒证,是因寒邪内盛,脉络凝涩,以致血行不畅,所表现的冷痛拘急、畏寒、唇舌青紫之类的证候。

舌象:

舌质青紫,舌苔白滑。

舌淡紫,苔微黄腻,示血寒

症状和体征:

畏寒,四肢或腹部等患处冷痛拘急、转筋挛痛、得温痛减,局部肤色紫暗,或为痛经、月经延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唇舌青紫。脉象弦、涩、沉、迟。

按:

血寒即血分寒象,对应的治法是温经活血。

点击原文可直接购买产品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国加盟监督免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com/dbsjyz/845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