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次细心地夜查病房,让这个护士救回一位老年患者的命。护士夜查病房到底要做点什么?又该注意点什么?
8月5日凌晨3:55,医院(医院)坪山院区的脊柱科护士李娜娜正按照分级护理,进行夜间病房巡视。
当她走到26床老年患者身边时,发现他打呼的声音洪亮,似乎与其他人不太一样,于是走到床旁看了看。看到他胸廓起伏正常,于是李娜娜又继续巡视病房其他患者。
当巡视完同病房最后一名患者准备离开时,李娜娜还是不放心,又来到26床患者病床旁。该患者已经85岁高龄。她发现老人呼吸很微弱,伴有呼吸暂停,于是她立刻反复呼叫该患者的名字,但对方没反应。她意识到情况危急,马上打开了病房灯,查体发现老人舌后坠,刺激无反应,按压眼眶仍无反应,于是立刻将邹爷爷的头偏向一侧,让护工帮忙呼叫一同当班的护士江嘉瑜,并立刻报告医生。
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迅速赶往病房组织抢救。检查发现,该患者已经出现心脏骤停,医生立刻开展床旁抢救:采取辅助通气、吸痰、气管插管、床旁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措施,并送往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8月6日,该患者恢复清醒。在成功脱机拔管后,该患者非常感动,流泪并向医护人员致谢。
据医院(医院)坪山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杜丽娟介绍,该患者出现的这种情况,是因为他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这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睡眠杀手”。此外,该患者当晚睡前还私自服用了安眠类药物,而这类药物会抑制呼吸,加重呼吸暂停。
老人苏醒后流着眼泪感谢医护人员救了他一命。受访者供图
夜间查房的视、触、嗅、听
一、
注意看
1.看患者睡眠时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有无不自然、痛苦等。(可能为躯体疾病所致)。
2.看患者是否蒙头睡觉,或气温下降后患者未盖被子。(蒙头睡觉需揭开被子暴露患者头部便于观察相应风向;患者用药物后过度镇静,后半夜气温下降,患者难以自然冻醒自行盖被)。
3.看患者暴露部位的肤色,有无面部潮红及出汗,如有需用手触摸初步判断体温是否上升,必要时体温计测体温;看嘴唇颜色,有无发绀,如有,触诊患者脉搏,看有无心率低于正常或停搏。
4.看患者是否入睡(入睡是真睡,还是假睡),如未眠,评估患者是否有意识清晰度下降(谵妄等)、有无其他伤人、自伤等风险。对夜间睡眠时间、质量、持续性等差的患者,给予监测24小时睡眠(24小时睡眠记录表)。
5.看患者是否流涎,尤其是早上起床时发现枕头部位大片流涎的患者,夜间尤其注意查看是否流涎多及呛咳,如有,让患者侧卧位睡觉。
二、
注意听
1.听到打鼾声比较大的患者,如打鼾(主要是呼吸)有停顿,需记录时间停顿时间是否达到风险(超过10秒)。
2.听咳嗽声,有咳嗽的患者要观察咳嗽过程中有没有痰,痰的颜色。白天不咳嗽,只夜间咳嗽,甚至咳醒,需注意患者心功能情况。
3.听病房内的各种异响,视线会被阻挡,听觉不会,如有吵闹、哭泣、跌倒声等等,第一时间查看。
三、
注意闻
在查房过程要注意被约束患者和癫痫患者,闻有没有尿味和大便味,及时发现大小便失禁(癫痫患者可能夜间睡眠时发作癫痫)、被约束患者或因为长时间不能解便而解到床上。
四、
注意触
1.可疑发热的患者要触摸病人体温,必要时给予测体温。
2.心率白天心率低的患者(体检或心电图检查发现),晚上的心率比白天的更低,根据情况监测患者心率、心律。
3.约束患者,除定时查看约束带患者自行解开,也要伸手指进约束带看是否约束过紧,触摸患者肢体末端皮温是否发凉,如有发凉需触摸脉搏(腕部、足背)。如约束患者诉要解小便,触诊膀胱是否充盈,要解大便,触诊左下腹乙状结肠处有无粪团、听诊肠鸣音是否亢进,大体排除患者是否要在被解开时发生其他风险。
夜间巡视病房,有哪些注意事项?
1
患者拒绝查房者,酌情尊重患者的合理要求
对于病情较轻的二级、三级护理病人有“免打扰”要求者,护士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夜间巡房的时间及重要性,可酌情尊重患者和家属的请求,做好充分告知(有需要请及时按铃)、不要反锁房门的前提下,在护理记录中留下记录,必要时,签署告知同意书。
2
掌握夜间护理评估的窍门
夜班护士可通过倾听病人有无鼾声、胸部是否有起伏等观察判断病人是沉睡还是呼吸停止。
3
排除干扰患者睡眠的因素
护士查房做好“四轻”,走路轻、说话轻、开门轻、操作轻。关闭顶灯,调弱室内灯光,查看患者时手电筒照射要避免直接照射病人的脸部等,避免夜间巡视病房打扰患者休息。
4
体现护理管理
有的病人不遵守病房管理规定,如吸烟、喝酒、聚众打牌等,夜班护士查房时,要及时制止。
5
渗透人文关怀
护士夜巡,是与患者和家属密切护患关系的好时机。护士巡视时,顺便为患者掖掖被角,调调滴速,问问寒暖……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安全。
来源:护理管理综合整理自澎湃新闻、现代护理报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