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便便是宝宝的头等大事,生宝宝前还是仙女的妈妈们,一下变成了宝宝屎尿屁的检查官。而大便干燥,拉不出是宝宝常常出现的问题,一到大便,就像打仗一样,宝宝使劲儿挣,憋得闹,你只有喊加油干着急的份儿。
宝宝长期大便干燥可不是好事,不仅营养吸收不好,用力拉大便还易出现肛裂、脱肛和痔疮,怎么办呢?
引起大便干燥的原因有哪些?
1、进食量不足
母乳不足、奶粉量不够、宝宝厌食等,都会造成饮食摄入不足。进食太少,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在结肠内产生不了多大压力,被大肠长时间吸水,导致大便干结,还不会有便意。当发现宝宝几天一次大便且大便干结时需留意进食量。
2、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
母乳宝宝,当妈妈的饮食摄入过多油腻或高蛋白食物时,比如妈妈每顿都喝猪蹄汤、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类,乳汁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宝宝吃后,表现为硬而干,不易排出。另外,就是过早吃纯牛奶也易便秘,纯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钙盐含量也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结成块,不易消化。
3、对某些食物不适应
当宝宝对某配方奶粉或其他食物不适应时,也可能出现大便干结的现象。比如有的宝宝喝A款奶粉,大便正常,B款就不行,这也与配方差异和宝宝体质有关。
4、宝宝偏食
有的宝宝吃肉太多,吃菜、吃水果太少,所以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多,纤维素含量少。蛋白质成分多、容易干;植物纤维素含量太少,结肠内容物少,肠道缺乏刺激,不易产生便意。
有的宝宝一点儿肉不吃,蔬菜里油也少,甚至不放油,也会便秘。因为脂肪摄入过少也会便秘。
有的孩子喜欢吃干食,饮水太少,肠道刺激不足,也易发生便秘。
5、排便习惯不好
如果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时间一到就想排便,这样粪质在结肠内停留时间短,大便不会太干,容易排出。有的宝宝因大便干,排便时引起肛裂,而感到疼痛,孩子因怕痛而不敢排便,间隔时间越长,便秘也就越严重。
宝宝大便干燥应对措施:
1、调整饮食结构
摄入高纤维食物:对于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可以多喂些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梨、苹果、西梅、西红柿、豆类、红薯、西兰花、土豆、花菜、胡萝卜等。也可以将果汁和果泥、菜泥混合。
2、充足的水分
虽然多喝水能缓解便秘,但是也不建议喝太多,一般每天ml(包括奶量)就够了。喝多了,不仅对缓解便秘无益,还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
3、按摩
可以将宝宝放平后,两手手掌交替从肋骨下方滑到双腿;其次,双手拇指放在肚脐两侧,由肚脐中心向外平行分推开来;最后在宝宝的腹部,顺时针一手画半圆,一手画全圆,交替进行。
4、肥皂条
用肥皂或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宝宝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5、开塞露
开塞露属于刺激型泻药,它可润滑肠道并且刺激肠道进行排便反射,短期使用相对安全,但长期使用很可能会使宝宝产生依赖性,形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习惯,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家长不要随便给宝宝使用开塞露。
6、营养调理
益生菌调理:益生菌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消化、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增加粪便湿润度,缩短排泄物在结肠内的停留时间,达到缓解便秘的目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要用40度以下的温水冲服,否则会破坏其活性。
膳食调理:借助药食同源食物来调理宝宝肠道,也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便秘也是长期饮食不当,胃肠道受亏损所致,适当调补,更易改善便秘大便干燥的现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