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China)作者:林国乐
本文专家:林国乐,医院基本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普达人
人的一生,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吃喝拉撒。病从口入,关于吃,大家的重视度也日益提高,越来越健康化饮食。
但很多人往往忽视了人体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排便!
有人可能会说了,上厕所那不是小事一桩,但其实,很大部分人还真的不会上厕所!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疑问:
蹲便比坐便(马桶)更卫生?在外使用马桶,容易感染传染病?
冲马桶,到底要不要盖盖子?
今天,就和大家来说说关于排便的那些事儿……蹲便比马桶更科学?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蹲便比马桶更科学,有利于大便排出?”,并且用“提肛肌”和“直肠角度”等高深的理论进行佐证。解答:正确。蹲便,确实有利于大便排出,但道理并没有那么复杂。这是因为,排便就是利用腹内压力加上肠蠕动将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蹲着排便时,腹压更大,可以减少自身用力,主观上感觉排便更轻松。而坐着排便时,腹部压力较小,所以感觉排便更费力。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坐便时间过长的确会增加痔疮的发生率。由于坐便的排便体验更舒适,人们排便时间自然会延长,长时间排便容易诱发痔疮、直肠粘膜脱垂等疾病。但是,并不意味着使用坐便就会引起痔疮。只要控制排便时间,痔疮的发生与坐便还是蹲便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从人体解剖方面讲,蹲着排便确实更符合排便生理。
在外使用马桶,会感染传染病?
解答:错误。细菌和病毒的生存都需要一定条件,研究表明,马桶圈光滑的表面,并不适合病菌的生长。对于HPV、尖锐湿疣、梅毒、HIV等病毒,由于离开人体后不能长时间存活,因此一般不会在使用马桶时传播。除非人接触马桶圈的皮肤表面有伤口,又刚好准确地接触到活病毒。因此,打扫干净的公共马桶可以放心使用,不必再苦练马步或站上马桶挑战高难度动作,而且这种做法容易发生跌倒或摔伤。当然,现在很多公共卫生间都有提供一次性马桶垫纸,这使得如厕过程更加令人安全放心。那有人可能最想问的就是下面这个问题了:冲马桶要不要盖盖子?
冲马桶到底要不要盖盖子?
答案:要!上厕所最容易接触病毒和细菌,但实际上不是在坐便或蹲便时,而是冲水时溅起的粪便微粒和细菌。蹲便后冲水多采用直冲式,水花会溅起大量病菌,其产生的气旋高度甚至可以达到一人高。而坐便多采用虹吸式冲水,喷溅出的脏东西确实会大大减少,但是虹吸入下水道时也会产生气旋,可能还有一些病菌。因此,使用坐便冲水时,盖上马桶盖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确保喷溅物不会喷溅到马桶以外,又可以避免接触可能含有病菌的气旋。所以,总体上来讲,坐便比蹲便更加干净卫生。
不同人群,如何选择蹲便还是坐便?
归根结底,蹲便和坐便各有利弊,最关键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的成年人,可以选择蹲便来强迫自己“速战速决”。坐便时,人们会不自主的用力屏气,特别是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时间过长,罹患痔疮的风险更高。孕妇、老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肌肉力量不足、关节损伤的人群,建议选择坐便。因为使用蹲便时,膝关节长时间负重,会诱发或者加重膝关节损伤。同时,长时间保持下蹲状态后站起时,很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心脑血管意外。如何科学、健康地进行排便?最先要说的一点,上厕所不要玩手机。很多人上厕所也喜欢玩手机,一进厕所就是半小时,毫不在意麻木的双腿和备受煎熬的肛门。健康的排便习惯应该是不论蹲便与坐便,每次5-10分钟内解决,不要带书籍报刊或是手机进入卫生间,尽快上完厕所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也好。再者,可以踩小板凳帮助排便。为了尽可能减少排便时间,坐马桶时,可以选择在脚下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前倾,这样就可以模拟蹲便的姿势,有效解决坐便时腹压低的问题,而且这时直肠肛管角更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加快排便速度。说到底
到底哪种更科学?
其实
蹲便和坐便各有利弊
没有一种绝对的上厕所方式
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