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解放军医院第五病区的军医,在一次对外门诊看病时,遇到一位78岁高龄老人黄某。他退休前是苏州市某厂的技术干部,年初春之际得了小便失禁症,严重时成天提不上裤子,到严寒的冬天还不时地夹着个尿壶,痛苦极了。
经过苏州又多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也没见效。他自认为没指望了,哭过好几次。医院多次诊治,共用去医药费多元,未见效果。
一次,他的亲家公来看望他,告诉他:“中药白芷煎汤喝,喝时适量加些糖,能治尿失禁。”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买了1元钱的白芷(10克左右),分成5小包,5次煎服,一天服完。医院医生都束手无策的病症,竟神奇般地好了。老人非常高兴,特地来我院第五病区,告诉我这味单方治好了他的病。后来,我在临床工作中治过3位小便失禁的老人,都证明了单方中药白芷治疗老年人尿失禁效果确实不错。
白芷花百姓验证:
安徽蚌埠市政协孙莹,男,74岁,离休。他来信说:“我患有尿频尿急,有时甚至尿失禁。这一病症一直困扰着我,医院看过,都未能根治。后来我用本条药方治疗,连续服药5天,真的把这一顽疾治好了。”
四川江安县东正街文化馆曹鸿根,男,62岁,退休干部。他来信说:“我县城桂花街段清绍,男,71岁。患尿频两年多,因家贫无钱医治,时常尿湿裤子,苦不堪言。后来用本条秘方治疗,才花2元钱,用药10天,病就彻底治好了。”
河南浚县一中王修德,男,65岁,教师。他来信说:“我母亲90岁,患尿失禁,我用本条偏方为她治疗5次痊愈,至今未再犯过。”
提示:本方经众多患者自疗验证,基本上都收到了痊愈的好效果,因此,本方堪称特效精方。
尿失禁,太尴尬!尿失禁是一种不自主经尿道漏出尿液的现象,通俗来说就是出现了不自主的漏尿,在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女性中非常常见,有一半以上的老年女性或多或少受到尿失禁的困扰。如果你大笑,或咳嗽、打喷嚏时,会有尿液流出来;如果你一有尿意,还没到厕所,就漏出来等等,都属于尿失禁。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负责产生尿液,输尿管负责把尿液输送到膀胱,而膀胱和尿道负责把尿液排出区,所以尿失禁主要由于膀胱和尿道的功能出现了问题。正常情况下,膀胱内尿量达到~ml的时候可以产生尿意,如果环境允许,在大脑控制下可以把尿液排出,反之如果环境不允许时大脑会抑制排尿,所以排尿是个自主随意的过程。而当尿液不受大脑控制地流出,则会出现尿失禁。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女性的盆底多因妊娠分娩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尿失禁多见于女性。得了尿失禁的患者通常不敢出远门,担心漏尿、找不到厕所;反复尿失禁,会阴部处于潮湿状态,容易引起皮肤感染、阴道感染等。尿失禁也被称为“社交癌”,经常尿失禁的患者,担心身上会有异味,怕身边人闻到,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刻意跟人保持距离,久而久之容易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尿失禁主要分为四类: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持续性尿失禁。一、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内压增高时,尿液不自主流出,咳嗽、喷嚏、提重物等均可引起腹腔压力增高。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且绝大部分为女性,其发生主要与妊娠分娩、年龄相关。分娩引起的盆底创伤是主要原因,另外肥胖、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等也是相关危险因素。严重度评估:轻度: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喷嚏时,不需使用尿垫;中度:尿失禁发生在跑跳、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重度:轻微活动、平卧体位改变时发生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1.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重,尤其是体质指数(BMI)30kg/m2者,戒烟,减少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或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2.治疗咳嗽、慢性便秘等可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3.盆底肌训练:又称为Kegel运动,即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于年首次被美国的阿诺德·凯格尔(ArnoldKegel)医师所描述,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来重复缩放盆底肌肉,达到增强盆底肌功能的目的。凯格尔运动前准备:找到盆底肌肉(使排尿中断的肌肉群),排空膀胱,放松身体其他部位,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凯格尔运动:持续收缩盆底肌不少于3秒,松弛休息2~6秒,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重复3遍;或每天做~次。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凯格尔运动注意事项:尽量不要屏气,不要收紧腹部;可将这项运动纳入日常生活中;运动前排空膀胱,不要在排尿的时候锻炼。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选择手术治疗,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直接选择手术治疗。二、急迫性尿失禁:严重的想要排尿的感觉,导致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可继发于局部的膀胱刺激,如结石、炎症、肿瘤;或继发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等。此时治疗上多为原发病的治疗。如无明显上述病理学改变的,多见于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无尿路感染和其他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膀胱过度活动症自测表:问题
症状频率/次数得分1.白天排尿次数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入睡的时间内,小便的次数是多少?≤-≧.夜间排尿次数从晚上入睡到早晨起床的时间内,因为小便起床的次数是多少?≧.尿急是否有突然想要小便,同时难以忍受的现象发生?无0每周≤11每周>12每日=13每日2-44每日≥.急迫性尿失禁是否有突然想要小便,同时无法忍受并出现尿失禁的现象?无0每周≤11每周>12每日=13每日2-44每日≥55总得分
OAB的诊断标准:问题3(尿急)的得分≥2分,且总分≥3分。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
1.行为疗法:减重,控制液体摄入量,减少咖啡、酒精摄入;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也被称为按时排尿,在清醒时段常设30~60分钟排尿一次,之后根据耐受性,可以每周增加15~30分钟,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2.药物治疗: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米拉贝隆等。
三、充溢性尿失禁:存在尿道梗阻,同时膀胱功能下降,慢性扩张,当膀胱充满尿液后,尿液溢出,多见于男性。最常见的机制为前列腺增生所致的下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和逼尿肌收缩无力也是充盈性尿失禁的原因。治疗上多为抗前列腺增生、舒张尿道平滑肌的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四、持续性尿失禁:指尿液持续流出,膀胱呈空虚状态,多为外伤或医源性损伤所致,治疗多为手术治疗。
如果存在尿失禁,每日应清洗外阴,保持皮肤干爽,勤换内衣裤。如出现尿失禁应及时更换内裤,必要时选择合适的尿垫或纸尿裤;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有研究显示,男性尿失禁患者中有45.8%有就医意向,女性尿失禁患者则仅有24.5%有就医意向。分析患者背景,就医意向与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无明显关联。女性就医率低的现象可以尝试从社会文化来解释,一是社会文化的背景下,人们通常不愿意交流泌尿生殖系统的问题,认为难以启齿;其次是对自己身体的不重视,女性遇到身体上的不适经常会选择忍耐。
希望大家改变观念,如果出现了尿失禁,医院就诊,向医生寻求帮助,早日缓解痛苦。
作者:老年医学·干部医疗科宫慧敏
摄影:图片来源网络
尿失禁是困扰众多女性的一个难题,尽管不是什么致命病症,却足以让人崩溃、痛苦,其实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种,甚至男人也会有尿失禁,女性尿失禁和男性前列腺癌症术后尿失禁是主要的几种尿失禁疾患。据调查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31%,而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二、三十岁人群的患病率为7.6%,到90岁则会高达64.8%。同时前列腺癌症术后尿失禁作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30%。尿失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限制了工作、社交,并导致某些患者严重的心理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尿失禁是怎么造成的?如何治疗?随着医疗的进步,治疗尿失禁,除了药物和训练,还有其他的一些手段!电极刺激:插入直肠或阴道,刺激盆底肌肉加强肌肉能力子宫托:托起靠近阴道的膀胱介入治疗:注射填充材料、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植入神经刺激器外科手术:吊索程序、膀胱颈悬吊术、脱垂手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等尿失禁的中医治疗及家庭调护尿失禁
是指女性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而言,是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据统计,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病率为46.5%,6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达52%,其不仅给女性带来工作及生活上的烦恼,还给诸多女性带来心理障碍。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血亏虚,日久及肾,累及膀胱,气化失约,或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所致,当以益气补肾,清热利湿为治。
中医辨证施治
1.气虚型:主要表现为尿失禁,小便淋漓不能自止,无力约束,或尿意频数,小腹胀急,少气懒言,四肢无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苔少,脉缓弱。当以补脾益气,升阳固涩为治。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药取党参、乌梅、山药、黄芪、升麻、白术、柴胡、当归、莲米、银杏仁、覆盆子、陈皮各10克,炙甘草5克,大枣5个,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黄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黄芪精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2.肾虚型:主要表现为尿失禁,小便淋漓不能自止,无力约束,或尿意频数,小腹胀急,面色晦暗,腰膝酸软,舌淡苔润,脉沉细迟。当以补肾益气,温阳化气为治。
方用金匮肾气汤加味,药取肉桂、附片、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党参、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淫羊藿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金匮肾气丸,或参茸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3.湿热型:主要表现为尿失禁,尿频尿急尿痛,少腹胀痛,腰痛,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当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为治。
方用八正散加减,药取木通、车前草、扁蓄、矍麦、山栀、茵陈、金银花、野菊花、乌药各10克,滑石30克,甘草、竹叶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八正合剂,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复方金银花冲剂,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三金片,或鱼腥草片,或蒲公英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连花清瘟胶囊,或鑫连花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中成药外治
1.黄芪注射液:敷料1块,用黄芪注射液适量浸透,外敷于脐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可益气养血。
2.龟龄集:将纱布1块,用龟龄集酒浸透,而后复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次。可补肾温阳。
3.刺五加注射液:敷料1块,用刺五加注射液适量浸透,外敷于脐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可补肾益气。
4.黄柏胶囊:取本品2粒,去掉胶囊衣,放入肚脐孔处,滴清水适量,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次。可清热利湿。
家庭调护及注意事项
一般认为,正常时女性膀胱颈和近尿道位置在盆腔内,盆底肌肉和膀胱颈后尿道周围筋膜及韧带的支持是维持膀胱颈后尿道于正常位置的关键所在。
肥胖、生育和年龄增加使盆底肌肉松驰,或进入老年后,女性激素水平下降,黏膜萎缩,括约肌松驰,均可导致女性尿失禁。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两种。压力性尿失禁的特征是患者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劳动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口溢出,一般在初期漏出量较少,严重时较多。
急迫性尿失禁的特征是平常时突然出现急迫排尿感,来不及准备就有尿液溢出,且尿量较大。积极的家庭调理有助于改善女性尿失禁状况。
1.心理调护:尿失禁的病人心理压力较大,常感到自卑,期望得到理解。家人应给予帮助、安慰和鼓励。
2.居室要求:居室应宽敞明亮,温度及湿度适宜,每日早晚开窗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注意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病人会阴部。床上加铺一层橡胶塑料单,上面再铺吸水性强的布垫,尿湿后及时更换。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用消毒棉球擦洗尿道口1~2次。
4.通畅大便:使用便盆时先让病人仰卧,屈曲膝关节,再用力使臀部离开床面。初始需家人协助将臀部抬起,家人趁其臀部离床把便盆快速送到臀下。能坐的病人最好改坐位。同时,最好用坐式便池,墙壁周围安装扶手。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选用通便药物。
5.自主排尿:应训练病人自主排尿,起初每隔1~2小时让病人排尿一次,以手掌用柔力自膀胱上方持续向下压迫,使尿液被动流出。以后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让病人集中思想,培养尿意感。尿布应早撤,否则病人易产生依赖性。能走路时应定时领病人去厕所,即使没有尿意也让其做一下排尿动作,以诱导其培养条件反射功能和随意排尿能力。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接取尿液,若病人有留置尿管时,每周必须更换一次导尿管。导尿管应放置妥当,避免受压、扭曲等造成引流不畅。
6.注意饮食:饮食以清淡而又富于营养且易消化为宜,注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增强腰腹部肌肉的韧性与弹性。
7.注重食疗:一些补肾益气固胞的食疗方,对尿失禁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如黄芪粥、黄芪汽锅鸡、盘瘦肉汤、五味子蒸蛋、虫草蒸蛋、虫草瘦肉汤、鹿茸蒸蛋、鹿茸虫草鸡、三鞭羊肉汤、乌鸡猪鞭汤、覆盆子粥等,可根据病人口味及饮食习惯选用。
8.适时治疗:急迫性尿失禁以药物治疗为主,它可以减少或消除膀胱肌肉的不稳定收缩,始终维持膀胱内低压及保持尿道闭合而达到治疗效果。近年来采用微创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药物无效的顽固性尿失禁有明显效果。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仅对轻型病例有一定效果,主要包括减肥以减轻盆腔的受力;盆底肌肉训练和生理反馈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张力、减轻膀胱下移的程度,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扩约能力(让患者有意识地做收缩肛门括约肌、阴道括约肌和尿道括约肌动作);电刺激治疗可通过肛门电极或阴道内电极刺激盆底肌肉以达到治疗目的。
药物治疗主要有两种,若存在萎缩性阴道炎或尿道炎者可采用雌激素治疗,以增强尿道的闭合作用;另一类药物是增加膀胱出口阻力。
长期慢性咳嗽若能控制则可明显减轻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若药物及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各种膀胱颈悬吊术、后尿道黏膜下移植物注射术、人工括约肌置入术和尿道周围吊带术等。
尿失禁自我锻炼疗法—盆底肌训练和膀胱训练尿失禁的治疗,主要介绍两个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我锻炼的物理疗法---盆底肌训练和膀胱训练。
1.盆底肌训练
(参照《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
盆底肌训练(pelvicfloormuscletraining,PFMT)又称为凯格尔(Kegel)运动。盆底肌训练为治疗尿失禁的一线疗法,尤其是压力性尿失禁或是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A级证据)。
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训练,持续收缩盆底肌(即缩肛运动---收缩尿道、肛门和会阴部肌肉)不少于3秒(根据个人情况可适当延长),松弛休息2-6秒,刚开始做每次5-10分钟,每天3遍,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练习,如8:00,14:00,20:00。或每天做-次缩肛运动亦可。
注意事项:
1)训练时不可进行憋气,腹部、背部、大腿及臀部要放松并保持如常呼吸。
2)体位选择:可取坐位或站立位,有条件者可进行仰卧位训练。
3)训练时长:需持续2-3个月才可见明显效果。
下面介绍一下盆底的肌肉,盆底主要有盆底肌群,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在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下筋膜共同组成。
肛提肌是盆底肌锻炼的主要肌肉,由一对对阔肌,俩侧联合形成漏斗状,封闭小骨盆大部。
肛提肌可分为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髂骨尾骨肌,我们可以看到耻骨直肠肌绕过肛管,与对侧连接,成U型,可起到肛门括约肌的作用,协助排便。当盆底肌收缩时,耻骨直肠肌联合耻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共同协作,使得肛门向前、向上移动,同时肛门会挤压阴道与尿道,此时对于尿失禁患者来说尿道内的压力大于膀胱上部所传下来的压力,尿液就不会从尿道漏出,从而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2.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是一种行为治疗,主要针对尿急、尿频(多于每两小时排尿一次)为主的急迫性尿失禁。通过使用递增排尿时间表,以减少排尿频率,增加膀胱容量,并恢复正常膀胱功能。坚持排尿时间表,患者用各种方法来抵制紧迫感,包括放松,分散注意力,或盆底肌肉收缩。包括排尿习惯训练、定时排尿、延时排尿、间断排尿。
首先,训练前让患者至少记录3天的排尿日记,以确定初始排尿间隔,制定排尿时间表,然后指导患者运用抑制尿急的方法,逐渐延长排尿间隔,以逐步减少排尿次数,增加膀胱容量,最后达到2-4小时排尿1次。
抑制尿急的方法有:坐下来做5次深呼吸;做5次快速有力的盆底肌肉收缩运动;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专心的工作上等。适用于混合性尿失禁,可使75%-85%患者治愈或症状改善。
此外,对于咳嗽、打喷嚏、跳绳漏尿(压力性尿失禁)和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均有的患者,可以将膀胱训练和盆底肌训练同时进行,会比单一方法的效果更显著。
最后,需对尿失禁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主要有定时排尿、避免对膀胱有刺激的食物、饮水管理、减少咖啡因的摄入、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还可进行适当活动锻炼。减少咖啡因的摄入可以减轻压力和尿失禁的紧迫性,为了避免脱瘾症状,咖啡因的减少应该逐步进行,可能包括混合咖啡因和脱咖啡因饮料渐进食。
盆底肌训练为治疗尿失禁的一线疗法,盆底肌训练结合膀胱训练用于尿失禁的妇女。(评级: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本订阅号免责声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分享好文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原作者联系给予删除!特别提醒:如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食疗及验方其真实性、可靠性有待大家斟酌,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你若喜欢,记得点个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