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直肠肛管疾病
一、A1
1、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继发于
A、肛裂
B、肛瘘
C、嵌顿性内痔
D、肛窦炎
E、直肠息肉继发感染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一、A1
1D
本题选D肛门直肠周围有许多蜂窝组织,容易感染形成脓肿。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产气夹膜杆菌、变形杆菌和其它厌氧菌。感染物质首先进入肛窦,产生肛窦炎症反应,即肛窦炎,肛窦炎继续扩散,使肛腺管水肿阻塞,引起肛腺体发炎;若再向外扩散,形成肛管直肠周围炎,这一阶段为脓肿的前驱。
2、肛裂病人肛门疼痛的特点正确的是
A、疼痛为隐痛
B、排便前出现括约肌挛缩痛
C、排便后出现肛门隐痛可延续到数小时
D、排便时与排便后疼痛之间有间歇期
E、疼痛无规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2、D肛裂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和出血。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口,有时可裂到皮下组织或直至括约肌浅层,裂口呈线形或棱形,如将肛门张开,裂口的创面即成圆形或椭园形。其痛很有特点,即先于排便时突发刀割样疼痛(由于粪便划破肛管皮肤所致),然后短暂缓解,继而出现长时间肛痛(由于肛门括约肌受刺激后产生痉挛所致)。临床常见患者因怕痛畏惧排便,出现“怕痛----忍便----便干----更痛”的恶性循环现象。肛裂引起的出血也因撕裂血管的程度或多或少,常见因肛裂长期或大量出血而至贫血的病例。
3、肛裂“三联征”是指
A、内痔,外痔,肛裂
B、肛裂,内痔,前哨痔
C、内痔,外痔,前哨痔
D、肛裂,前哨痔,齿状线上乳头肥大
E、肛裂,前哨痔,外痔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3、
D
肛裂三联症一般是指肛裂日久所导致的肛乳头瘤或肛乳头炎、哨兵痔、陈旧性肛裂或者是其导致的皮下瘘管三者,此三者在肛裂中,应属Ⅲ期肛裂范畴。因此,肛裂三联症是Ⅲ期肛裂。4、大便时和便后肛门剧痛并带少量鲜血的病有
A、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B、直肠息肉
C、肛裂
D、混合痔
E、血栓性外痔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4、C
肛裂通常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或形成溃疡者称肛裂。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肛裂的部位一般在肛门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见,位于前正中线的肛裂多见于女性。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点。而痔通常无症状,但可引起出血,脱出和疼痛。直肠出血只有在排除其他更为严重的病变后才能归咎于痔。痔出血的特点是发生在排便之后,常在卫生纸上发现,偶可导致贫血或严重出血。外痔或内痔都会脱出,然后自行缩回,或靠手法推回。痔仅在溃烂或血栓形成时才有疼痛。血栓形成性痔表现为肛周突出,其疼痛症状差异甚大,可以无痛,也可呈严重疼痛。溃烂,水肿或绞窄性痔(痔急性发作)可产生剧痛。内痔较少见的症状是粘液溢出和排便不尽的感觉,而外痔则为肛门不易擦拭干净。肛门瘙痒并非痔的症状。
5、肛裂常发生在肛管的
A、前正中位
B、后正中位
C、左侧
D、右前位
E、右后位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5、B
这道题选B,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的小溃疡,经久不愈。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剧痛,愈合困难。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6、关于肛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
B、肛裂是肛管皮肤浅层裂开
C、肛裂可继发于肛窦炎
D、肛裂主要因粪便干燥,用力过猛
E、肛管括约肌痉挛致溃疡不易愈合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6、
B
答案选择:B解析: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常引起剧痛,愈合困难。而肛管表面裂伤不能视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无症状。
7、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光束结肠镜检查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肛门撕裂引起大便失禁
B、引起直肠大出血
C、交叉感染及癌细胞种植性转移
D、引起直肠穿破
E、引起内痔出血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7、D
本题选D。A.肛门撕裂引起大便失禁:不危及生命。B.引起直肠大出血:依病情决定是否需手术。C.交叉感染及癌细胞种植性转移:为明确诊断多数情况下不顾及此点。D.引起直肠穿破:必须手术。E.引起内痔出血:一般不危及生命。结肠镜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8、乙状结肠扭转最具特征的表现是
A、多发于2岁以下的儿童
B、经常有腹泻以便秘交替
C、腹部X线平片见马蹄状巨大的双充气袢
D、低压灌肠,往往灌注ml,而无法排出
E、钡剂灌肠见扭转部位钡剂受阻,“杯口”状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8、C
X线表现非闭袢性乙状结肠扭转由于只有一个梗阻点,所以往往与单纯性结肠梗阻表现一样,亦表现为梗阻以上结肠肠管的扩大,所以在透视或平片中一般难以鉴别,只有是为了明确结肠梗阻的性质而行钡灌肠检查时,才能明确诊断。此时扭转梗阻处可显示螺旋状变细肠管或在变细肠管中见到扭曲交叉的粘膜(沿肠管纵轴),甚至见到钡剂通过梗阻处进入近侧肠管。9、直肠肛管的检查体位中哪个是不常用的
A、胸膝位
B、截石位
C、蹲位
D、右侧卧位
E、左侧卧位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本题选D
直肠指检的体位(1)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卧,左下肢略屈,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2)胸膝位: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头颈部及前胸部垫枕头,两前臂屈曲于胸前,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是直肠肛管检查最常用的体位。(3)截石位: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双下肢抬高并外展,屈髋屈膝。此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用的体位。(4)蹲位:病人取下蹲大便姿势,嘱略向前倾并做大便用力状,适于检查内痔、脱肛及直肠息肉等。(5)弯腰前俯位:双下肢略分开站立,身体前倾,双手扶于支撑物上。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胸膝位是直肠肛管检查最常用的体位,手术最常用的体位是截石位。10、直肠息肉中癌变倾向最大的是
A、管状腺瘤
B、绒毛状腺瘤
C、增生性息肉
D、炎性息肉
E、幼年性息肉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10、B
B绒毛状腺瘤:改变又称乳头状腺瘤、绒毛息肉、绒毛乳头腺瘤、柱状或粘液腺瘤,因其恶性变率可达30%,又称恶性腺瘤。所以其恶变率较高。二A2
11、患者40岁,排便后肛门外剧烈疼痛,并出现一触痛性明显的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内痔脱出嵌顿
B、直肠息肉脱出
C、肛周脓肿
D、血栓性外痔
E、肛裂并前哨痔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11、D
血栓性外痔:常因便秘,排粪,咳嗽,用力过猛或持续剧烈运动后,肛缝静脉破裂,血液在肛缘皮下形成圆形或卵圆形血块,但也可以是无原因的自发性破裂,血块大小可自几毫米至几厘米,主要临床表现:病人突觉肛缘出现一肿块,由于血块将肛门皮肤与皮下组织分开,引起剧痛因此考虑是血栓性外痔
12、36岁,男性,畏寒发热3天,觉肛管内胀痛,排尿困难,继之肛周发红,出现压痛区,切开后排出脓汁60ml,应诊为哪种脓肿
A、肛门旁皮下脓肿
B、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C、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D、直肠后间隙脓肿
E、以上都不是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12、B
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向外扩散到坐骨直肠间隙而形成,由于坐骨直肠间隙较大而深,容量约为60-90ml。发病时可有排尿困难,里急后重,全身症状明显。肛门旁皮下脓肿:不会抽出如此大量浓汁。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与题干不符直肠后间隙脓肿:肛外正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可出现发热、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可触及直肠后壁肿胀、压痛及波动感。
13、患者56岁,直肠癌,距肛门5㎝,未侵出浆膜,经病理检查回报病理类型为腺癌,应选择哪种治疗
A、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
B、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C、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D、保留肛门,直肠癌切除,腹壁造瘘
E、姑息乙状结肠造瘘术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13、
C
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适应证范围小,临床中较少应用。本题选C14、男性,肠镜发现距肛门2㎝左右有一单个基底较宽肠息肉,选用下列哪种治疗最好
A、圈厌器切除
B、电灼
C、剖腹息肉单纯切除
D、部分结肠切除
E、观察随诊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14、C
该患者:基底较宽肠息肉。考虑为:广基息肉。所以正确答案是:C开腹手术:适用于骨镜下难以彻底切除、位置较高的癌变息肉,或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15、患儿5岁,便血,新鲜,量不多,位于大便外面,考虑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A、痢疾
B、痔
C、直肠癌
D、直肠息肉
E、肛周脓肿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15、
D
患者没有痔疮的其他症状,只有便血,而且儿童便血以息肉最多见,因此不支持痔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