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失能老人、康复期患者、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人群越来越多。
怎么办呢?
医院选择将专科护理送上门。
为病人送去贴心关怀,医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奠定了基础。
今天康康要讲的故事,就来自医院。医院大外科护士长,吕丽是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近日,她们利用休息时间,走进患者家中,为一名年长的造口人士提供了细心护理。
一通求助电话,护士两度上门护理今年5月,医院肝胆外一科做了结肠造瘘术,术后在右腹壁做了一个回肠造口,专业人士称之为“带刺的玫瑰”。
做过这类手术的患者,大便或者小便通过该造口不自主地排出体外,出院以后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出的东西,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造口人”。
造口的护理非常关键,牛爷爷是回肠造口,流出的稀便比结肠造口难护理。
6月14日,医院大外科护士长胡莘接到牛爷爷家属的求助电话,说牛爷爷回家后没有得到细心护理,皮肤严重溃烂。
医院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吕丽打了电话,吕丽一听说这事,下班后没顾上吃饭,立即一同驱车来到牛爷爷的住处。据照护者说,牛爷爷一天要更换五六个造口袋,造口底盘根本贴不住,导致大便刺激皮肤,出院1个月左右,就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使皮肤破溃。
了解相关情况后,吕丽揭除造口底盘进行护理,只见造口中的粪便不断地往外流,刺激着造口周围的皮肤。
从粪便处理、造口周围皮肤破溃的处理,到造口底盘的裁剪粘贴,一气呵成,动作轻柔敏捷。随后,吕丽又手把手教牛爷爷的照护者日常护理。
前几天,吕丽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再次来到牛爷爷的住处,评估造口及周围皮肤的情况,发现造口及周围皮肤破溃处已经基本愈合。牛爷爷和家属一再表示感谢。
造口人士,需要关爱造口一般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患者,为了保住患者的性命,医生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左侧或者右侧开一个口。
造口人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变化,排泄物不能随意控制,在社交、饮食、异味处理、造口袋的使用,以及其他问题上容易产生困扰,有的人甚至对生活感到悲观失望。
造口人士作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不仅需要家人的关爱,需要社会帮助,需要康复指导,更需要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认可支持!
来源
金华晚报、医院
编辑
徐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