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测压是通过电脑检测排便功能的一种无创且准确的方法,对排便异常患者的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比如帮您找到便秘、腹泻、大便失禁、排便不畅或疼痛等的最直接原因。检查时只需把一条带有可扩张性气囊的细导管置入直肠就可通过电脑获得各项生理指标,推断您的排便情况是否正常。
检查前您只需停用胃肠运动相关的药物72小时以上,并排空大便,必要时我们会协助您排空大便。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指导您做收肛、放松、咳嗽、用力排便等动作,约15分钟,不会有任何痛苦。
测定后医生会判断您是否存在:排便时的矛盾运动(一种很常见的功能性便秘类型)、先天性巨结肠(Hirschprung’s病)、直肠感觉阈值的过大或过小(慢性便秘患者因长期蓄便过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过小)、腹压增大时保护能力减弱等异常。如果您有直肠、肛门损伤或手术史,可进行局部功能评价,了解损伤的程度及部位,指导下一步治疗。
简介肛门内、外括约肌是构成肛管压力的解剖学基础。在静息状态下,肛管压力的约80%是由内括约肌张力收缩所形成,其余20%是外括约肌张力收缩所构成。在主动收缩肛门括约肌的情况下,肛管压力显著升高,其产生的压力主要由外括约肌收缩所形成。因此,在静息及收缩状态下测定肛管压力,可了解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在测定肛管直肠压力的同时,还可测定直肠肛管抑制反射、肛管高压区长度(亦称肛管功能长度)、直肠感觉容量及最大容量、直肠顺应性等多项指标。
患者准备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检查前1一2小时患者自行排便,以免直肠中有粪便而影响检查。同时,不要进行灌肠、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以免干扰括约肌功能及直肠黏膜而影响检查结果。检查者应事先调试好仪器,检查时一些必要的用品,如消毒手套、注射器、石蜡油、卫生纸、布垫等应放置在方便处,以便随时取用。
操作方法患者左侧卧位,首先将球囊或探头置于肛管内,测量肛管静息压和最大收缩压,然后将球囊送入直肠壶腹测直肠静息压。导管接拖动装置测括约肌功能长度。换双囊导管,大囊置于腹壶,小囊(或探头)置于肛管,向大囊内快速充气50~耐,肛管压力下降且时程大于30秒为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阳性。
临床意义肛门失禁患者肛管静息压及收缩压显著下降,肛管高压区长度变短或消失;直肠肛管周围有刺激性病变,如肛裂、括约肌间脓肿等,可引起肛管静息压升高;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消失,直肠脱垂者该反射可缺乏或迟钝;巨直肠患者直肠感觉容量、最大容量及顺应性显著增加;直肠炎症性疾病、放疗后的组织纤维化均可引起直肠顺应性下降。肛管直肠测压还可以对术前病情及手术前、后肛管直肠括约肌功能评价提供客观指标。如肛裂患者术前行肛管测压检查,对静息压明显升高者行内括约肌切断术,可取得较好疗效,否则效果不佳;对肛门失禁行括约肌修补或成形术患者,于手术前、后做肛管测压检查,可观察术后肛管压力回升及高压区恢复情况,为临床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医院引进最新的直肠压力测定仪,成熟的手法精炼的技术,让您有个优质的体验。
更多资讯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