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过错吗?
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吗?答案是:NO。首先,教育是个系统性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尽职尽责,教育孩子当个善良真诚的人,但孩子在学校却被坏孩子欺负了,产生厌学情绪。你能说都是家长的错吗?不能。我们和孩子都活在连环套里,教育更是如此。其次,从天才和疯子诞生的概率上来说,我们要敢于承认,这世上的确有天赋异禀的天才,也有十恶不赦的坏蛋。个别恶魔,的确是天生的。但,我们绝大部分人的孩子,都是普通的良人。所以,我们绝大部分父母,都该秉持一个基本的信念:孩子的问题,我至少承担一半的责任。一半的责任,不至于把所有问题,都揽到自己身上,在过分内疚和反思中,陷入恐慌。一半的责任,也不会把所有罪责,都推向孩子和他人,在事不关己中,眼睁睁看着孩子跌向深渊。合格的父母,从承担50%的责任开始。那么,如何承担这一半的责任,需要从看见孩子的不良行为开始——02怎么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心理学上有句话:“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撒谎的孩子,是害怕遭到严厉惩戒,所以粉饰过错;网瘾的孩子,是现实中没有和亲人、和热爱的人物,建立深厚的联系;毫无节制的孩子,是总活在大人的各种要求和限制里;残忍冷漠的孩子,大都遭遇过冷暴力和暴力……每个一身毛病的熊孩子,其实都在哭着说:“爸爸妈妈,救救我!”所以,孩子每个阶段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是在向父母发出求救的呼吁。我们看见了问题,陪孩子一起解决,找到方法和经验,孩子就会在引领中,得到经验,恢复信心,往前迈一步。孩子的不当行为,是父母修正养育失误的契机,藏着父母修行的密码。03爱孩子,就是一味满足吗?
“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了,管多了,怕孩子走向极端,不管了,又怕孩子无法无天。”这种不知所措的恐慌,是很多父母的写照。特别是最近几年,关于孩子抑郁和自杀的负面新闻满天飞,让很多父母特别恐惧。不要害怕,我们的孩子都会健康长大。只要我们做好关键的一条:孩子所有的感受(包括好的坏的),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举个例子:二胎家庭里,老二故意摔坏了老大的玩具,老大把老二打了一顿。父母要怎么做?“我看得出来,你非常生弟弟的气。但是,你要用示范和行动告诉弟弟,怎么爱护玩具,而不是拳头。”前者是情绪接纳,后者是行为限制。然后,父母先示范给老大,怎么收纳放置玩具,怎么引导老二爱护财物。肯定和接纳,是必须的。但限制和警告,也是不可少的。一味纵容和溺爱,对孩子是另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