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妈妈向燕君反映说
她家宝宝从出生开始大便就一直比较稀,
还有颗粒状便便感觉像是消化不良,有时候便便
像水一样还有泡沫。
她觉得宝宝是
乳糖不耐受症,问我是不是
应停止喂养母乳改喝配方奶?
燕君想告诉妈妈们的是“断奶之前的婴幼儿是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的。
婴儿排便频繁并且呈水样,很多妈妈就会怀疑是乳糖不耐受症,就会给宝宝喂配方奶,但情况依然没有改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国际母乳协会曾经指出,断奶年龄之前的婴幼儿是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的。宝宝的小肠会分泌出乳糖酶,把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而乳糖不耐受症状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先天就缺乏消化乳糖的能力,主要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明显的脱水、生病和体重增长不足。
二是当孩子发育到断奶年龄之后,他身体里天生带来的乳糖酶就会慢慢消失。因为断奶之后,奶就不是人类食物的必需品了。
世界上大约有70%的人口会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而丢失乳糖酶,直到不能耐受乳制品。这种乳糖不耐受症状通常是在4-5岁之前出现的,即使妈妈有乳糖不耐受症,她的宝宝也不会在断奶之前出现乳糖不耐受。
三是由于生病(比如肠炎)、过敏或者乳糜而导致小肠壁膜遭到破坏。如果宝宝是纯母乳喂养,通常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
然而,对牛奶制品的过敏却容易被很多妈妈与乳糖不耐受症混为一谈,敏感的宝宝甚至会对母亲进食的乳制品产生一定的过敏反应。妈妈可以暂时停止给宝宝喂奶粉,而且自己也不要吃任何乳制品,以免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通过这样的方式,妈妈可以排查宝宝是否对乳制品过敏。
除此之外,有些妈妈也很可能把母乳喂养的宝宝正常性状的便便误以为是腹泻。
因为母乳是非常容易消化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往往呈金黄色,比较稀,而且伴有颗粒状的“奶瓣”。如果宝宝的大便呈水样而且伴有泡沫,有可能是宝宝吃到的前奶太多了,却没有吃到多少后奶。
前奶的脂肪含量低,很快就会通过宝宝的消化系统排泄出来,大便呈水样、有泡沫,甚至是绿色的。后奶的脂肪含量比较高,消化起来往往需要更多时间。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让宝宝在吃空一边乳房之后再换到另外一边,也就是说,等宝宝吃够了,自动松口以后再换另外一边,也就是说,等宝宝吃够了,自动松口以后再换另一边。采用这个方法大部分宝宝的“拉稀”症状都能得到解决。
如果使用了上述方法以后,宝宝依然存在“拉稀”现象,但体重增长却保持正常的标准,那么妈妈可以在间隔两三个小时的喂奶时只用同一边喂,下一次再换另一边。如果另一边乳房胀痛的难受,可以用手挤出一些,直到不胀为止。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