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主任(右二)正在查房
挂线疗法是指用药制丝线、医用丝线、橡皮筋等材料,缠扎患病组织,利用“挂线”的紧箍力,阻滞气血、经络,使局部组织坏死,以剖开瘘管或窦道,治疗肛瘘及各种窦道的方法。
湖南中医附一肛肠科主任王爱华教授介绍说:挂线疗法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的《古今医统大全》,该书详细阐述了肛瘘的症状、治法、方药等。书中记录了高位肛瘘瘘管直接切开可造成肛门缺损的后遗症,并提出了采用挂线疗法来解决高位肛瘘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挂线疗法日益完善,在清代、民国时期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在近代医家的不断总结与改进下,挂线疗法已经成为治疗肛瘘的成熟疗法。
挂线疗法的适应症
挂线疗法主要适宜于肛瘘管腔在肛管直肠壁内有溃口者,如《疡科荟萃》云:“倘或通肠者,用芫花泡浓汁浸线,穿过挂开。”
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如《古今医统大全》记载:“一漏并三痈,不论疮孔数十,但择近肛者,以马莲草探之。”
在《外科大诚》中有“凡用挂线,孔多者只先治一孔,隔几日再治疗一孔”的记载。采用分期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这一种方法防止了一次切开多处括约肌导致肛门失禁的风险。
王爱华主任提醒:术前应判断患者括约肌的厚薄及瘘管穿过括约肌的层次,术中根据术前评估及瘘管走行,选择合适的挂线方法,如高位挂线、分次紧线,肛外虚挂,肛内实挂相结合的方法。
挂线的制备很有讲究,古代的丝线挂线,主要通过重物进行定向挂线,其主要是单向用力,同时为了增加疗效,古人多采用药线的方法,增加药物对挂线组织的切割力。
现代使用的橡皮筋是双向用力,进行向心性切割,有利于切口的引流,可以根据患者瘘管的走行及需挂开肌肉的厚薄,选择单股或双股橡皮筋挂线,通过术后换药过程中的调整,让组织挂开速度更均匀,有利于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
挂线疗法的操作技巧
王爱华主任表示:一名优秀的肛肠科医师需要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才能较好地掌握挂线疗法的精髓。在临床中要用心体会挂线、紧线、松紧、宽度、厚度的选择要点。
挂线疗法的机理是通过慢性切割肌肉及疤痕组织,挂线上方肌肉断段又粘连生长,通过新长出来的肉芽组织填补切割后的缺损,如“澼处既补,水逐线流”。
在挂线过程中,需要根据伤口生长情况结合挂线组织切割的快慢,选择紧线的时机,既要做到减少因过快切割导致肛门失禁的可能,又要做到控制慢性切割的时间,最理想的切割速度是切割与慢性炎症粘连和组织修复同时完成,这样组织缺损最小,治疗效果最佳。
END王爱华: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专家、中华肛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
擅长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各种肛门痔、瘘、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运用中医药特色治疗加情志调理治疗肛门皮肤病、心理精神性肛肠病、便秘、炎症性肠病等,尤其对高位复杂性肛瘘、中晚期大肠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等疑难杂症具有独特疗效。
门诊时间:周一、三全天,周四上午
知名专家接诊时间:周四下午
事业发展部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