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就被诊断出癌变是怎么回事?
曾经有一个25岁的病人,因为大便出血就诊,内镜检查发现大肠有数不清的息肉,而且病理显示已经癌变!仔细追问才发现,该患者被诊断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FAP?到底是个什么病?
这三个字母,全称是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它是由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突变所致,若放置不理,几乎%发展成大肠癌。
若发展成大肠癌,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为防范于未然,我们必须要好好了解FAP。
一、FAP究竟是什么
(下图可能引起部分读者不适,请谨慎阅读)
正常肠道,图片来自网络
患上FAP的肠道,图片来自网络
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发于青年群体,常见的表现是便血、腹泻等等,有时可有腹痛、粘液便,甚至贫血以及体重减轻等症状。
这些症状表现不明显,不易引起注意,但是等到症状明显时常常已经发生癌变。
FAP的遗传几率较大,父母有一方患病,遗传给子女的几率在50%左右。
从出现症状到恶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来说,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肠道息肉的时间平均约10年,而出现症状后到腺瘤性息肉恶变平均需15年左右,15岁~25岁青春期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为明显。
所以,一般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40-45岁恶变率最高,恶变后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低。为了健康着想,青少年出医院进行检查。
诊断家族性息肉病的主要依据是胃镜和结肠镜,镜下可见多数密布的息肉,活组织检查多为腺瘤。
二、FAP的可怕
FAP是可怕的,在造成大肠不适的同时,还会对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危害。
1、癌变率特别高,
且癌变处不仅一个,为多中心
FAP癌变几率很高,患者在12、13岁时即可出现腺瘤性息肉,20岁时息肉已遍布大肠,如不及时治疗,40岁以前几乎无一例外出现癌变。
2、结肠息肉,
成百上千枚生长在结肠内
许多患者在儿童时期出现息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青春期时多因息肉增大和数量增多,从而引起结直肠出血甚至贫血、便秘、排便习惯改变、腹泻、腹痛、可触及腹部肿块、体重减轻等症状。
3、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危害
除了大肠内,超过70%的患者还会出现肠外表现,如先天性视网膜上皮细胞肥大、硬纤维瘤、胃底腺息肉、骨髓和牙齿畸形、十二指肠腺瘤、胃窦部腺瘤、肝母细胞瘤表皮样囊肿、其他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等。不过,大部分肠外表现是良性的。
三、FAP的三个特点
1、FAP癌变率%
若不及时治疗,几乎肯定发生癌。
癌前期病程的长短不一,平均为10年,但这并不是每个腺瘤都将癌变,也许是在众多的腺瘤中有1个或2个以上的腺瘤癌变。
2、FAP具有多发性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归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息肉数从左右到数千个不等,可多达个。
3、FAP具有多形性
腺瘤大小自数毫米至5cm以上不等,有广基的,有带蒂的。肉眼形态上有表面光滑的,也有表面呈分叶状的,还有不规则形息肉,同时,可能存在几种形态不一的息肉。
四、如何检测FAP
筛查FAP的主要手段是结肠镜。
用结肠镜筛查,可见大量息肉布满结肠粘膜,息肉形态多样,病理活检可以确诊;钡灌肠可见结肠多处或广泛充盈缺损;且肛门指诊可触及息肉。
五、如何应对FAP
1、风险家族应从儿童开始进行基因检测
FAP是一种家族病,风险家庭应该从儿童开始进行基因检测。
对风险家族的FAP分子检测方法为: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DNA,先进行先证者检测,若检测到突变,则对其他家族成员进行检测。
如果儿童显示携带基因突变,则应每年一次肠镜检查,发现问题得及时治疗。
2、手术治疗要跟上
如果筛查出FAP,不要心慌,进行手术治疗后能有效减少其癌变风险。目前,FAP患者手术方式主要有:
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TAC/IRA)全大肠切除+回肠造瘘(TPC/EI);
全大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TPC/IPAA)。
发现问题,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手术的选择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选择。
六、预防癌症的小知识
就像FAP一样,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癌变。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其实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所以,定期进行筛查显得尤为重要!医院进行筛查外,还要把以下这些防癌小知识铭记于心。
1、打疫苗
某些病毒感染与一些癌症有一定关系,比如,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发展为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会导致宫颈癌。因此,及时打疫苗能够明显减少这类癌症的发生。
2、戒烟限酒
吸烟有害健康,每年烟草可导致约22%的癌症死亡,其中大约70%是肺癌;而酒精可以增加食道癌、肝癌、结肠直肠癌等的发病风险。烟和酒,是可以控制的癌症危险因素。
3、抗菌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直接的关系,某些特定的细菌感染会增加患癌的可能。因此,一旦发现及时根除,是很好的降低癌症风险的措施。
癌症是可怕的,早知晓,早治疗,是对自己和家人健康负责的体现。
把文章分享给你身边的人,让大家一起提高警惕吧!
往期精彩点击下文观看
身上出现这5个症状,说明癌细胞已经上身了,医院!
男子接连确诊两种癌!医生摇头:30年来喜欢这些事,致癌因素几乎全占了!
息肉最易寄生在四部位,三类型的息肉要及时切除,体检方式要选对
菇凉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