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人受了委屈和冤枉,叫“憋屈”;也有人没有理由和事由而生气了,叫“憋气”!憋,顺不开,就是“伤害”。在医学上,医生都认为,你可以不高兴,但不要憋,特别是憋便。很多疾病和癌症都跟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可以说,是长期错误习惯的必然后果。比如憋便,这是不少人都有过的经历,也许是有意为之,也许出于无意,但其危害之大,后果之严重,令人咋舌。
“小便憋成汗,大便憋成饭”,憋便有什么后果?有些人并不清楚!
百忍成疾,百憋成病!疾病就由此而来。网络上有个小段,小便憋成汗,大便憋成饭,也算很有“道理”了!现代生活中,成人为了生活和工作,孩子为了学习和前程,都在“憋”。要知道一个人如果长期如此,不仅会出现亚健康体态,还可能加重痔疮、肛裂等,甚至诱发肿瘤。
先说下憋小便
憋小便简单的说就是憋尿。憋尿是成人和学子常有的一种生活常态。面对尿意,他们多半是等一等,再等一等的态度,长期这种憋尿的行为会导致膀胱增大,对体内的各个脏器器官有所损害。很多人都会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但其实长期憋尿真的会憋出“伤”……
影响肾功能
尿液属于人体代谢的产物之一,含有很多细菌。长时间憋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使细菌有机可乘,增大感染的风险,诱发急性肾盂肾炎,影响肾功能。
伤脑筋
一直憋着尿,你不会紧张吗?你不会焦躁不安吗?你不会忍不住抖腿吗?我相信你会。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尤其是老年朋友,常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脑部小动脉弹性比较差,能承受的压力小,若是经常憋尿的话,就会刺激血压升高,引起脑血管破裂出血,从而“伤脑筋”。
再说下憋大便
生活中有太多巧合,比如总会碰到想拉屎撒尿的时候没有厕所位排泄,只能咬牙憋着。对,你不憋一次,根本不知道自己能“憋”多久!我们先要清楚,每天排便是正常的自然的生理现象,排便就是为了能够将身体中的毒素和垃圾排出体外,这样对身体、对肠道都是比较有利的。
造成便秘
憋过大便的同志都会有个类似的感受:憋了一段时间,便意就没那么浓了,等到想要去“清理内存”的时候,发现便便竟躲在里面不肯出来了。这是因为便便长期停留在肠道内,里边的水分不断地被吸收,于是它就会变得干燥,造成排便困难,久了就会造成便秘。
诱发肠癌
医生再此要提醒大家,我们的大便中的毒素,如果在肠胃或其他器官中停留太久,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还会引起精神委靡、食欲减退等症状,甚至会导致肠道癌症。
打隔、放屁,大小便都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健康的自然表现。万事顺自然,不可强求!俗话说,人有三急,排尿、排便、放屁都是人的正常生理行为,一定不能憋,否则只是在伤害自己。
保养好肠道
肠寿人长寿,如果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肠壁功能被削弱,黏膜细胞的紧密排列也会被破坏,作为大门的控制功能就会减弱,大门就会被经常性打开,毒素、微生物以及未经消化的种种物质就会进入血液中,从而被血液循环带到全身,自然也就伤害身体健康。
健康饮食
为了身体健康,我们需要40多种不同的营养素,而且没有一种食物可以提供所有这些营养素。在身体健康不肥胖的情况下,我们吃的每一顿饭,都是随着时间流失而均衡饮食,不因为你暴饮暴食,也不因为你的饮食习惯而改变。
心态快乐
现在生活中,人们最爱说的一个字就是‘累’,不仅累身更累心。但你也要清楚,“家”是一个很好的解压场所。不论白天的工作多么的烦躁,回家后都要积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并与亲人们做一些互动,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可以和爱人一起做一份丰盛的晚餐,可以和父母共同欣赏一部电影或是看一本书。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好了不少,自然有利于健康。
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不是讨好他人,而是取悦自己。最佳的生活态度,就是扎根本心、悦纳自己。因此,劝告大家,有事不要憋,有气不要憋。都是第一次做人,何必过那么累!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歆玲媛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