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患者,男性,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可能出现了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疝
E.急性阑尾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绞窄性疝可在肠袢坏死穿孔时疼痛因疝块压力骤降而暂时缓解,但疼痛减轻肿块存在并非病情好转,绞窄时间长的患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染,可引起急性炎症,甚至脓毒症。题干中疼痛缓解但出现发热的情况就是绞窄性疝的特征。
63.术毕患者回病房,护士为其采取平卧位,胭窝部垫枕,其主要目的是
A.缓解张力,以利愈合
B.减轻术后头痛
C.防止复发和感染
D.减轻切口疼痛及渗血
E.减少阴囊血肿的发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腹股沟疝手术后早期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降低腹股沟区切口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
64.术后为预防阴囊血肿,对患者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A.仰卧位
B.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C.托起阴囊、伤口沙袋压迫
D.应用抗生素
E.不可过早下床活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低,渗血渗液易集聚于此。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
65.可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复发的措施是
A.治疗便秘
B.备皮
C.利尿
D.短期禁食
E.长期服镇痛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升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长期便秘容易导致腹内压升高,导致腹外疝复发。
(66~67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62岁。5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小时前搬家具时肿块增大,有明显疼痛,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腹外疝入院治疗。
66.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
A.立即手术
B.手法复位
C.药物镇痛
D.平卧观察
E.抗生素治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患者左侧腹股沟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可以推断患者发生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嵌顿性疝原则上应紧急手术,以解除肠梗阻,防止内容物坏死。
67.患者治疗后即将出院,护士给予指导,其中不正确的是
A.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B.减少和消除引起腹外疝复发的因素
C.调整饮食习惯,保持排便通畅
D.定期随访,疝复发时可在家中观察
E.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剧烈咳嗽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A、C、E选项为消除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术后出院患者应定期随访,若疝复发,医院就诊。
68.下列治疗方法中,针对高位肛瘘,能避免肛门失禁方法是
A.瘘管切开术
B.填塞压迫
C.挂线疗法
D.缝合瘘管
E.切开引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单纯性肛瘘的治疗或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辅助治疗。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使结扎处组织发生血运障碍而坏死,可避免括约肌一次切开断裂收缩所致的术后肛门失禁。
(~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7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哮喘严重并呈端坐呼吸。
.护理人员应重点观察
A.体温
B.尿量
C.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
D.输液点滴情况
E.患者的饮食状况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69.引起肛瘘最常见的原发病是
A.痔
B.直肠息肉
C.肛裂
D.直肠肌管周围脓肿
E.直肠癌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大多数肛瘘由直肠肌管周围脓肿发展而来,脓肿破溃一假性愈合反复发生是肛瘘的特点。
70.患者,女性,29岁。因肛瘘行瘘管术,护士指导患者最合适的术后卧位是
A.侧卧位
B.平卧位
C.半坐位
D.头低足高位
E.中凹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肛瘘行瘘管术后应采取侧卧位,其余卧位皆可能压迫伤口。
点一下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