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高,死亡率也高,常常留有后遗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风患者每年都在增加,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
因此,了解中风的有关知识,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有重大意义。
今天,我们专访胡庆余主治中医师堂周正远,给您带来中风的科普。
不良生活方式影响,中风日益年轻化
“中风,是中医特有名词。西医上叫脑卒风。”周正远医生介绍,“医院看中风的患者越来越多了,患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
中风,中医病名,又称脑卒中,卒中。“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内风属内伤病证。
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
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
据周正远医生介绍,过去的中风发病人群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为主,但由于吸烟饮酒、高盐高糖,暴饮暴食、肥胖、生活不规律、加班熬夜、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中风患者日趋年轻化,30-40岁的患者不在少数。
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群,中风的概率特别高。
同时,中风和情志易怒也有关。
中风预警信号
如何判断自己或者家人有中风的可能性呢?
据胡庆余堂名医周正远医师介绍,中风常见预兆有: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突然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6)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7)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如果出现这些预兆,那就要小心了。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中风
预防中风,就要把可能引起中风的因素降到最低。
1.控血压。高血压是引起中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压。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的朋友来说,日常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低碳、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3.提倡规律的生活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少熬夜,多运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4.注意中风的先兆。如果有中风先兆的话,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治疗。
5.注意气象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气候的变化会使人的情绪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血压的波动,诱发中风问题。
6.注意控制糖尿病,心脏病,脉管炎等疾病,如果本身就有这些疾病的话,那么日常就要更小心。
当然,对于中风的高发人群家属来说,平时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中风急救方法
01
切忌对脑中风病人采取以下动作
①摇晃;
②垫高枕头;
③前后弯动或捻头部;
④头部震动等。
02
急救措施
①检查一下生命体征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术。
②病人意识清楚,可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需垫枕头,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
③失去意识的病人,应维持昏睡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
④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有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病人裤子,垫上草纸等。
03
脑中风病人呕吐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
②抢救者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以防堵塞气道。
③装有假牙者,要取出假牙。
④未得到医生许可,别让病人进食或饮水。
预防中风,关键还是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要注意脑中风的信号!
争取做到早发现早预防,远离中风的伤害。
“添加客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