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黄主任唐山患者老赵的女儿,我父亲今年76岁,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很成功的患者。
保肛手术虽然很成功,但是我父亲还是很苦恼,甚至在右侧临时造瘘口回纳手术完成后,他后悔当初做保肛手术,还不如当时挖掉肛门,做永久造瘘口手术。
原因是因为他觉得原先的肛门找不到了,现在的肛门不是他自己的,肛门失去了控制大便的功能,大便很急,根本收不住,每天要上几十次卫生间,不得不使用成人纸尿裤。
回想起原来一个年轻的病友,保肛后一年多了,始终无法控便的情形,他十分担心自己会不会终生使用尿不湿。
昨晚我们一家人收看了黄金昶主任受邀安徽卫视《健康大问诊》的节目:妙手银针解“肛需”。看完节目,我感触很深,所以码字至深夜,十分想在黄主任 因为 我父亲前两天刚刚从北中医三院出院,这次赴京住院,主要就是想解决回纳手术后的控便问题。
父亲是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离肛缘仅3厘米。黄主任和李睿大夫采取针灸的方法,化疗没做几次,主要是火针围刺,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吧,使得肿瘤缩小到离肛缘4厘米,而且变小、变软。
去年5月,父亲做了超低位保肛手术,听主刀大夫说,那个肿瘤特别好剥离,手术刀轻轻一刮就下来了,切除的很干净。当时挂了一个临时造口,暂时停用了肛门功能。
我也开始成为父亲的专属护士,学会了换造口袋。父亲也着实受了不少罪,毕竟皮肤上粘了那么久粘粘的造瘘袋(一开始没反应,但时间久了,皮肤经常瘙痒,还有点造口疝)。但是这一切终归是值得的。
因为疫情,回纳手术推迟到今年8月份才做。
手术后,可能是肛门功能一年多没有使用的缘故吧,虽然父亲一直在练习缩肛,但是回纳手术后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无法控制大便的情况。
一天跑几十趟厕所,连晚上也不例外,只要一躺下就感觉有便意,到厕所却只有一丁丁丁点儿。太折磨人了,七十多岁的老人,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身体吃不消啊。
我开始给他买成箱的成人纸尿裤和卫生巾,刚开始他根本不能出门。西医说继续锻炼肛提肌,再等等看,可是见不到任何效果。
必须想办法尽快解决控便问题,否则之前的保肛手术显得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增添了麻烦,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原先的肛门只是个摆设。
所以我们来找黄主任,黄主任显得很有信心,说可以通过针刺来治疗。一个星期,李睿大夫每天给我父亲进行针刺和艾灸治疗,他十分欣喜的发现,拉稀跑厕所的次数少了,症状有所缓解了,好像能控制住一点了。
我知道这个肛门功能恢复肯定需要时间,但之前完全看不到希望。而现在他感觉自己原先的肛门又慢慢地回来了,我也相信父亲会很快好起来的,也让我再次见证了中医的奇迹。
昨天晚上我全程听了黄主任在安徽台的直播节目,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一直觉得黄主任是真正的大医,因为他能把病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比如这个控便,对于西医来说,只能说吃点药吧,锻炼吧,可能慢慢会缓解的,还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去恢复。只有患者和家属知道是什么样的痛苦和折磨,却无能为力。
这时候,我们的中医出手了,几枚小小银针加上艾灸,一个星期,就让患者减轻了症状,看到了希望,重拾了信心。
通过父亲的病,我真的是全方位的同时接触了西医和中医,深切的感觉到双方各有所长。而黄家军团队,是我见过真正将中西医优势互补结合的团队,因为这个团队给出的方案,是先从患者感受出发的。
相关知识
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
直肠前切除综合征是指各种与直肠癌前切除手术相关的肛门控制功能异常,表现为排便急迫感、排便次数增加。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 大部分低位直肠手术病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控制功能异常。其中近40%生活质量很差。一般会在6~12月慢慢好转,也有少数人会持续很长时间不能自行好转。 目前现代医学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确切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通过针刺促进神经新生与艾灸促进肛提肌功能来迅速恢复控便难题。 保肛手术尽管做,控便问题我们来解决。整理:北京中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 李睿李睿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日上午
北京中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黄金昶团队医生,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委员,国家肿瘤微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委员,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参编《CT导引肝癌消融治疗学》,《影像导引肿瘤微创治疗学》。擅长肿瘤诊断、实体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氩氦刀消融微创治疗、肿瘤静脉化疗、肿瘤多学科治疗及康复,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
告患者书:
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