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直肠脱垂为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而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发病率高于男性。该病以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并伴随肛门松弛为主要特点。
病因
一、病因学
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一)发育不全因素:骶骨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儿或发育有缺陷的成年人,骶骨向前弯曲角度小,发育平直,直肠呈垂状走行,膀胱或子宫陷窝的位置较高,直肠后面失去了骶骨曲面的承托作用,增加腹内压时容易向下移位。
(二)物理性因素: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持续性腹腔内高压,致使直肠周围或盆底部的肌肉群、韧带、筋膜等支持组织不能承受而发生松弛。如尿道狭窄、膀胱结石、前列腺肥大等并发的排尿困难,重体力劳动,顽固性便秘,慢性腹泻,多胎产妇等易促使直肠向下脱垂。
(三)病理性因素:这是在临床上为最多见的发病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脱肛是一种并发症或继发性疾病。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患有内痔、直肠息肉、肿瘤长期隆出肠壁、年老体质虚弱、腰骶神经损伤,易使骨盆肌肉群与肛门括约肌衰退、松弛无力,失去对肛管、直肠的承托作用,直肠粘膜下层组织疏松,粘膜层与肌层失去粘连固定作用,造成直肠粘膜向下滑脱移位。
二、直肠脱垂的3大常见病因
1、盆底组织软弱。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可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2、长期腹内压力增加。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3、解剖因素。小儿骶尾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某些成年人直肠前陷凹处腹膜较正常低,当腹内压增高时,肠襻直接压在直肠前壁将其向下推,易导致直肠脱垂。
三、发病机理
目前对直肠脱垂的发生有两种学说。一是滑动性疝学说:认为直肠脱垂是直肠盆腔陷凹腹膜的滑动性疝,在腹腔内脏的压迫下,盆腔陷凹的腹膜皱壁逐渐下垂,将覆盖于腹膜部分之直肠前壁压于直肠壶腹内,最后经肛门脱出。
二是肠套叠学说:正常时直肠上端固定于骶骨岬附近,由于慢性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加,使此固定点受伤,就易在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发生肠套叠,在腹内压增加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套入直肠内的肠管逐渐增加,由于肠套叠及套叠复位的交替进行,致直肠侧韧带、肛提肌受伤,肠套叠逐渐加重,最后经肛门脱出。也有人认为以上两种学说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程度的不同,滑动性疝也是一种肠套叠,只是没有影响到整圈肠壁。而后者是全层套叠。
发病缓慢。早期仅在排粪时有肿块自肛门脱出,便后可自行缩回。随着病情的发展,因肛提肌及肛管括约肌缺乏收缩力,则需用手帮助回复。严重者在咳嗽、喷嚏、用力或行走时亦可脱出,且不易回复。如未能及时复位,脱垂肠段可发生水肿、绞窄,甚至有坏死的危险。此外常有大便排不尽与肛门部下坠、酸胀感,有的可出现下腹胀痛,尿频等现象。嵌顿时疼痛剧烈。
分类
一、直肠脱垂的分类
直肠脱垂可根据脱垂程度,分部分性和完全性两种。
(一)部分脱垂(不完全脱垂):脱出部仅为直肠下端粘膜,故又称粘膜脱垂。脱出长度为2~3cm,一般不超过7cm,粘膜皱壁呈放射状,脱垂部为两层粘膜组成。脱垂的粘膜和肛门之间无沟状隙。
(二)完全脱垂:为直肠的全层脱出,严重者直肠、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脱出长度常超过10cm,甚至20cm,呈宝塔形、粘膜皱壁呈环状排列,脱垂部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成,触之较厚,两层肠壁间有腹膜间隙。
二、直肠脱垂分度
过去临床上将直肠脱垂分为完全性直肠脱垂和不完全性直肠脱垂两种。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年全国肛肠会议统一标准,将直肠脱垂分为三度。具体如下。
Ⅰ度脱垂:排大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长度在3厘米以内,便后脱出部分可自行回纳,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Ⅱ度脱垂:排大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全层脱出,长度在4~8厘米,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助其还纳,多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
Ⅲ度脱垂:排大便或增加腹压时肛管、直肠、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长度在8厘米以上,用手复位都比较困难。可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黏膜糜烂、肥厚,便血,大便失禁等症状。
症状
一、直肠脱垂的常见症状
直肠脱垂的常见症状有大便排不尽;肛门部下坠;下腹胀痛;尿频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只有粘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
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法复位;注射疗法;直肠悬吊及固定术;脱垂肠管切除术;肛门圈缩小术。
二、直肠脱垂的早期症状
初起常有便秘、排便无规律,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在排便的时候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缩回。时间较久的行走及用力都能脱出,常需要送回。由于经常脱出而排出粘液污染内裤。肠粘膜受损伤发生溃疡时还可引起出血和腹泻。肛门和直肠感觉较迟钝。肛门以上内脱垂症状常无变化,主要是在排便后感觉未完全排空,总用力才有排空感。脱垂在直肠内反复下降和回缩,引起粘膜充血水肿,常由肛门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坠胀、拖拽,会阴部及股后部钝痛等。
三、直肠脱垂的典型解剖特征
①直肠自身套叠;
②深陷凹或深douglas凹;
③直肠与骶骨岬不固定;
④直扬和乙状结肠冗长;
⑤盆底和肛门括约肌薄弱;
⑥可能存在甲直肠膨出和其他异常。理想的手术方法应尽可能改正这些异常。
医院是一家治疗医院,该医院拥有先进的治疗设备和国内知名的肛肠专家教授,为广大肛肠患者进行精准的治疗,是治疗痔疮等肛肠病最好的选择。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