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自闭症孩子这群妈妈的育儿故事催人泪下阿艳和孩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黄占玲文/图跟4岁的儿子小煦一起玩认水果的游戏,仅苹果这个词,妈妈阿艳就要一天重复50~次,如果儿子能记住一两次,并顺利说出来,那便是妈妈最开心的时刻了……牵着3岁的儿子小海回家,儿子走累了一直哭,却不懂用言语表达想要抱抱的愿望,那是阿秀感到最无力、最难过的事……阿艳和阿秀,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自闭症孩子的妈妈。今天是母亲节,她们听不到孩子的祝福。长期浸泡在痛苦中的她们,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坚强中,隐隐透着脆弱;脆弱背后,是源自母爱本能的坚强。确诊时夫妻俩抱头痛哭了一晚上阿艳和丈夫原本在来宾市象州县共同经营一家小卖部,生活很平静。年,阿艳总觉得2岁半的儿子和其他孩子有点不太一样,儿子不会说话,眼神有点呆,对大人的逗弄没有回应。在幼儿园老师的建议下,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孩子患了自闭症。确诊时,阿艳对自闭症一无所知,有些茫然。待她上网查过资料后,顿时感觉五雷轰顶!“觉得好像儿子这辈子就这样被毁了!”得知结果的当天晚上,这对夫妻抱头痛哭!可是,生活总要继续。稍微整理好心情后,阿艳就开始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年12月12日,阿艳带着孩子来到了南宁市方舟至爱特教培训学校进行训练。报名回来的路上,阿艳抱着孩子在学校对面的酒店呆坐了两个多小时。她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跟阿艳一样,在儿子小海经历了各种治疗和训练之后,阿秀的内心也是空的。面对前路,她不知道何去何从。儿子2岁时,阿秀发觉他总是傻笑,对外界无反应,一开始,她以为这是孩子乖巧的表现。在邻居的建议下,医院检查。得知结果时,阿秀觉得事情也许没那么严重,“只要积极治疗,总会好的。”抱着这样的心态,阿秀让2岁的儿子接医院的针灸治疗。为期1个月的治疗中,小海头部至脚每天都要扎针,这导致孩子对扎针有了恐惧感。没治疗之前,小海还能一个人在客厅里玩,接受扎针后,小海特别没有安全感,只要妈妈离开1步,他就大声哭闹。有时,小海在地上哭闹打滚,会拼命地摩擦双脚后跟,导致双脚两侧经常流血;小海怕水,只要在厕所看到水,就大哭。这一切,让阿秀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开始意识到,这样的治疗方式不行。年9月,阿秀带着孩子来到了南宁市方舟至爱特教培训学校,一起接受训练和指导。阿秀和孩子。治疗路不是撕心裂肺就是整夜失眠带娃上课第一天,阿艳就崩溃了。她当着众人的面大哭起来!“当时就觉得太委屈!太受打击了!”阿艳回忆,当时,儿子呆坐在地板上,对老师的问话没有回应,不会站起来,更不会坐到板凳上。阿艳想要从中引导,儿子也不为所动。阿艳抬头看了看周围,发现周围全都是和她差不多情况的家长和孩子。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难过,忍不住就哭了出来。阿秀则根本没有哭泣和思考的时间。小海在上课的第一天,就因为环境陌生而大声哭闹。孩子尝试突破妈妈的怀抱,走出教室。而就在阿秀和老师说话的时候,小海哭着跑到了二楼。于是,从一楼到二楼、从二楼到三楼,三楼再到一楼,那天,阿秀一边含着眼泪,一直追着儿子跑……决定在学校进行长期的训练之后,阿艳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每天陪伴孩子训练。每天除了固定的上下课外,阿艳会反复指导儿子认卡片、认颜色,引导孩子如何进行大小便。一张简单的卡片,阿艳反复教儿子三四十次,小煦仍旧不知道那是什么;一句简单的再见,孩子总是无法完整说出来。训练没有成效,阿艳开始失眠,如果能在凌晨两三点顺利入睡,那是相当庆幸的事,但大部分时间,她直到凌晨四五点都没办法睡着。阿秀的体重则开始蹭蹭地往下掉,原本多斤的她,现在体重只有80多斤。每天,除了训练儿子之外,晚上回到出租屋,阿秀还要和两个在贵港老家读书的女儿视频聊天。两个女儿年龄分别为8岁和6岁,正是需要妈妈的时候。接受了3个月的训练后,阿秀已学会一些训练引导技巧。她原本想带小海退学,回家自己教小海,这样就可以陪两个女儿,但丈夫不同意,毕竟专业的老师,能更好地引导小海。为了解压和排解不良情绪,阿艳和阿秀不时约上其他“同病相怜”的家长聚餐或外出游玩。妈妈们会趁这个时候,相互交流训练技巧和经验,毕竟,日子还得过下去。存希望孩子的小进步妈妈的大惊喜经过大半年的训练之后,阿艳发现,小煦开始对外界有了反应。以往玩认水果的游戏,每个水果她都要重复50~次,儿子才能记住一两次。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只要她点到某样水果,儿子就会主动念出水果的名称,并上前找出正确的水果。小煦还学会了自己大小便,会说一些基本用语,和人打招呼时,眼神偶尔还能跟对方对视。这一切,让阿艳感觉到了一些希望。小海的进步则稍微有些慢。他总是被一些旋转的东西吸引,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过,让阿秀有些欣慰的是儿子似乎学会表达情绪了。走得累的时候,小海还是会哭闹,但只要妈妈问他,到底想做什么,小海就会慢慢地说出一个“抱”字。阿秀说,她觉得目前的情况还是乐观的,因为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找到了一些适合孩子的训练方法。“我相信,假以时日,我的孩子一定能好起来。”阿秀说,她同时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孩子康复不了,她就和爱人养孩子一辈子。聊感悟这一路历尽艰辛但是为母则刚张娜是南宁市方舟至爱特教培训学校的创办者,她的孩子曾经也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在经历各种漫长而艰苦的训练后,她的儿子顺利考上了大学,如今在一家幼儿园担任幼教。方舟至爱特教培训学校目前有名自闭症儿童在接受训练,孩子大部分由妈妈陪伴看护,这些妈妈中,约80%是80后。“作为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是十分痛苦且艰辛的。”张娜说,学校每天早上8时30分上课,老师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教孩子,而是鼓励家长,尤其是鼓励那些年轻的80后妈妈。用张娜的话说,就是给妈妈们“打鸡血针”。老师们会引用大量的例子来鼓励妈妈们支撑下去。“陪伴孩子来这里训练是很不容易的。”张娜说。这些来自南北各地的年轻妈妈,除了要训练自闭症的孩子外,还要兼顾家庭,照顾老人。曾经,有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妈妈,在学校陪孩子接受了一年的训练,回到家后却被邻居告知,她的丈夫早已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了。这位妈妈当时在电话里哭着跟张娜说,自己实在受不了了,想要自杀。还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上午刚确诊孩子患自闭症,晚上丈夫就要求离婚,妻子只能一边挽救婚姻,一边陪着儿子训练,但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庆幸的是,仍旧有很多的妈妈,有丈夫和亲友的支持。阿艳经常收到丈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com/trdbsj/1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