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大便是否规律?是干还是稀颜色怎样?有没有怪怪的味道,这些都是宝宝的身体发出的信号,家长若能重视对宝宝大便形状,颜色和次数的观察,正确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大便。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的健康问题,使宝宝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照顾。
专家点评
不同的食物会产生不同的大便,一般来说吃母乳的宝宝的大便成鸡蛋黄色或金黄色,有轻微酸味儿,每天大约排便三到八次,比吃配方奶的宝宝排便次数要多。吃配方奶的宝宝大便水份少、成黏土状,且多为深黄色或绿色。(配方奶中铁含量较高,吸收不完全会使大便呈绿色)。每天排便两到三次,偶尔大便会有白色状粒状物,这是奶粉没有被完全吸收而形成的,不比担心。母乳和配方奶混合吃的宝宝,因母乳和奶粉的比率不同。大便的稀稠、颜色和气味也有所不同。母乳吃的多的,宝宝大便接近黄色且较稀而奶粉吃的多的宝宝大便中会混有粒状物,每天排便四到五次。
特别提醒
每个宝宝体质不同,消化吸收能力也不同,会有不同的排便习惯。家长不要机械地理解医生所说的正常的排便次数。如果宝宝有自己的大便规律,生长发育也正常。即宝宝饮食正常体、头围、胸围的增长正常。精神状态好,没发热,腹痛等不适状态就不必人为干涉。
1、大便中有奶瓣儿,
如果宝宝的大便中出现奶瓣儿,首先要想一想宝宝是母乳一样。还是配方奶喂养,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大便中出现奶瓣。说明存在消化不良的问题,有可能去冲调奶粉的方法不正确。造成满意过愁导致消化不良,不要以为奶粉调的丑。宝宝就能得到良好的营养。应该严格按照奶粉说明书所提示的比例重调。太熄火太丑都不好,可以添加益生菌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应换其他配方奶粉。
还有一种可能是钙和维生素D添加过量也会引起肠胃不适。有儿科医生认为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没必要在食物之外再给宝宝补充钙剂,宝宝应该补充的是维生素D。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应每天补充到国际单位。
2.稀水样大便如果宝宝的大便呈稀水样,同时伴有口腔异味,可能是消化不良;也可能提示有病毒感染,其中以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多见。家长应将宝宝的大便装入小塑料瓶内,于2医院检查。检査项目包括大便常规、大便潜血和轮状病毒抗原等。如果医生确诊是轮状病毒感染,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特别是不要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不能杀灭病毒。只要注意别让宝宝脱水,5~7天内可自愈。如果宝宝较长时间内都是稀水便,而且大便中有血或黏液,针对其他胃肠疾病的治疗都不见效,有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的。如果宝宝尚处在全母乳喂养阶段,妈妈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的饮食中有什么是新近加入的,宝宝是不是在那之后开始排稀水便;如果宝宝喝配方奶,要考虑是不是牛奶蛋白过敏;如果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要好好排查一下宝宝都吃了些什么。根据过敏原因考虑更换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或停食某种食物。
3、灰白色大便,
如果宝宝出生大便时,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一直没有黄色大便,但小便呈黄色,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医院就诊,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4、豆腐渣大便,
如果宝宝的大便稀呈黄绿色,解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医院就诊。
5、绿色粘液状便,
如果宝宝的大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可能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也就是说宝宝没吃饱。只要让宝宝吃饱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6、泡沫样大便,
如果宝宝的大便是呈泡沫样,可能是糖摄入过多造成的。只要减少糖的摄入就可以转为正常。
7、油性大便
宝宝的大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儿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种情况都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宝宝身上,说明食物中脂肪过多。需要适当调整食物成分。
8、大便中有血,
如果血液与大便是分离的,一般是肛裂所致,如果血液为鲜红色与大便混合可能是痢疾或其他疾病?如果血液为深褐色,可能是胃和小肠出血,后两种出血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应咨询相关医生。
9、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可能是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造成的,应注意配方奶的浓度。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如果已经跟宝宝添加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类似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
10、大便干燥,
有的宝宝大便干燥,甚至像羊粪球一样落地有声。有的排便困难,有肛门被撑破的情况,大便干燥大多与营养成分失调有关。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如果配方奶中蛋白质脂肪过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蛋白质和脂肪就已与钙结合成块儿,使大便干结。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食物中纤维素过少也容易造成大便干燥。如果是配方奶的问题,可以给宝宝更换其他配方奶。如果是纤维素摄入过少造成的,应该多给宝宝吃蔬菜。同时服用一些益生菌帮助宝宝软化大便,不要以看宝宝大便干燥就跟宝宝贴上便秘的标签。只有大饼干姐同时伴有排便困难才是便秘。后期我会讲什么是便秘?
11、大便次数多,
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纤维素——低聚糖。再加上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中以双歧杆菌占优势,母乳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母乳喂养儿的大便次数偏稀,而且次数也偏多。只要宝宝生长发育正常,情绪也很好,这种现象不属于腹泻。不用过多担心,随着辅食的添加,宝宝的大便次数会有所减少。
12、少量频繁大便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看宝宝的月龄。如果是两三个月的小宝宝频繁大便,但每次量都很少。可能与婴儿肠绞痛有关。患肠绞痛的宝宝排气多,每次排气都会带点大便出来。并不是真正在排便,婴儿肠绞痛。属于自限性发育问题,都是由于胃肠发育不成熟所致。当宝宝满四到六个月时会自然消失,如果宝宝哭闹,严重或吃奶睡眠受到影响。可以跟宝宝口服西甲硅油滴剂,每天三次。一次十滴连敷两周药物可缓解宝宝不适。但不能根除,根除只有等待时间。
13、大便次数少,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两三个月的时候有的会出现大便次数减少的情况。两三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看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吃奶正常发育良好无其他不适,就不需要担心。宝宝是否便秘不完全取决于排便次数的多少,还有集合大便的形状综合判断。如果大便不干、不硬属于正常现象,就不是便秘。有的妈妈母乳质量高,宝宝吸收好,因此残渣少。大便也会比较少,这就是老话说的“攒肚”,不需要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