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群上经常有妈妈们发宝宝大便的照片,问Mia宝宝排便是否正常以及怎么处理,(那画面简直太美,请自行脑补)
好在咱们当妈的,真的都已经对便便免疫了,可以将便便话题聊的非常自然,就像医生看到流血一样那么习以为常了。
看到宝妈们这么多问题,Mia觉得还很有必要对便便做一次科普了。那么今天就重点分析宝宝大便的性状,原则上是稍微异常的可以自行处置,医院,宝妈们对号入座吧
先看看宝宝正常便便性状是怎么样的:
母乳喂养:如果你的宝宝是纯母乳喂养,他的大便会是糊状或凝乳状,颜色是黄色或有点儿发绿。新生儿的大便也可能很稀,像腹泻一样,但是并不难闻。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的正常范围很宽泛。如果你看到宝宝的大便颜色比以前绿了,那可能说明你吃了某种你平常不吃的食物。如果宝宝没有其他症状,多半无需担心。
人工喂养:人工喂养的宝宝的大便是浆状的,像花生酱一样。大便颜色是棕色系的,包括棕褐色、黄棕色、绿棕色等。这种大便比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味大,但又比吃辅食的宝宝的大便味小一些。
宝宝大便性状包括:颜色、气味、性质
一:颜色
绿色大便
绿色便是由于肠道蠕动过快(肠道蠕动的快,胆汁中的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就会呈现绿色,而如果肠道蠕动慢胆绿素有充足的时间被还原,就会呈黄色),导致肠道蠕动快的原因也有多种:受寒,受到惊吓,母乳妈妈饮食偏寒凉或者食用过多蔬菜等。
柏油样大便
排除近期服用过含铁高的食物以及大量食用动物肝、血之后,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便也会呈黑色。)
灰白色大便
灰白色大便如果还伴有全身黄染,多是肝胆疾病所致(如胆道阻塞),医院查明以免出现肝损伤。
如果喝奶粉是偶尔出现,观察看看有没有出现腹胀,厌食,尿黄,哭闹烦躁等症状,看看孩子近期是否有打防疫针,如果有打防疫针一定要多喝温水把宝宝配方奶的浓度降低,一般无大问题。注意母乳的妈妈需要饮食清淡,添加辅食的宝宝停止高蛋白类添加同时奶粉调稀,若持续医院。
果酱色、红色大便
多是肠套叠导致。若是鲜红色或者大便混有血丝,是胃肠道下部分出血,若伴有便干硬就是便秘,硬便划伤肠道导致。若为红色且果冻状,高度怀疑肠叠套,医院。
发亮大便
宝宝大便呈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脂肪类消化不良。
奶粉喂养的宝宝应暂吃低脂奶,母乳宝宝妈妈减少油腻性食物摄入,添加辅食的宝宝应暂停辅食中油类的添加。
二:气味
大便太臭
这是蛋白质吃得太多导致的消化不良(很多刚断母乳换奶粉时会出现这情况)。母乳妈妈应减少高蛋白食物,持续便臭的配方奶宝宝应考虑暂换深度水解蛋白粉喂养,辅食宝宝应减少肉蛋摄入并停夜奶。
频繁放臭气
蛋白质消化不良的同时还胀气。除以上对便臭的处理,另外母乳喂养的妈妈应减少豆类、咖啡、洋葱、花菜等易胀气的食物。对胀气宝宝可以尝试用这些方式缓解:腹部按摩、局部热敷、飞机抱、排气操、西甲硅油,这些都是常规辅助方法可以多种结合一起。
大便酸臭味加重,并带有较多泡沫
这是淀粉类或糖摄取过多,无法消化而导致的过度发酵。母乳妈妈应停止甜食,少吃精细米面,适当吃杂粮,主食粗细搭配,辅食宝宝应注意搭配合理,避免只吃米面淀粉类。大多泡沫便变只意味着偶尔的消化不良,也是正常的。
三:性质
大便有白色颗粒、奶瓣
这是蛋白质消化不良,妈妈注意不要吃太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饮食均衡、蔬果杂粮有保证;配方奶粉可换成深度水解蛋白粉;但如果宝宝一直以来不管是喝母乳或是喝奶粉都有奶瓣,而且宝宝身高体重都达标,精神各方面都好,那就不要太担心,一般情况都是正常的,大一点发育完善一些后自然就不会有奶瓣了。
便稀,偶呈喷射水状,气味难闻
宝宝哭闹或伴发烧、呕吐
这种情况一般是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多为饮食不洁引起。日常宝宝餐具至少保证每天一次消毒,用好的奶瓶要及时热水冲洗干净,不要使用完不马上处理,容易滋生细菌。添加辅食的宝宝餐具增多,要专碗专用。
豆腐渣样
多为霉菌感染所致,尤其是体弱、长期使用抗生素和营养不良的2岁内的小孩多见。常伴有鹅口疮,大便次数增多,便豆腐渣伴有黄稀、泡沫以及黏液。这种可补充益生菌,鹅口疮部位可用鱼肝油制霉菌素局部涂抹。
蛋花样便
多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秋冬季婴幼儿腹泻中最常见的,多发生在6~24个月大的婴幼儿,这种便便是黄色蛋花样、水多,无腥臭。病毒类感染是没有药物可用的,一般处理是补盐液防治脱水、补充益生菌、免疫蛋白,饮食禁肉蛋类,待自愈。目前已经有轮状病毒疫苗,属二类疫苗,是很不错的预防方式。
排便困难、挣扎和哭闹,大便干硬还带血
这样比较严重便秘了,多出现在配方奶宝宝。处理应将奶粉调稀、喂水、补充益生菌,如果没有改善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母乳宝宝即使连续5-7天没有排便只要排出来是黄软便也是正常的“攒肚”过程。
辅食宝宝出现便秘应调整饮食:
减少肉蛋类增加蔬果薯类杂粮的摄入、多喝水,也可用食疗:水苏糖、红枣木耳羹辅助,1岁以上宝宝早晚吃软烂的杂粮粥,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分以改善便秘。
可能还有一些情况Mia没有全部分析到,宝宝的便便会千变万化的,其实大部分时候都只是偶尔异常,有时不处理也会慢慢好。但出现真正的大问题,医院化验哦。
Mia这边就给各位宝妈分享一些,宝宝大便异常时,妈妈可以做的简单处理!
蛋花汤样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
奶粉喂养者可在配奶时适当多加一些水,将奶稍配稀些,对吃奶减少者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
水样便,多见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儿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量较多。由于小孩丢失水分多,常常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眼泪少或无眼泪、小便少或无、皮肤弹性差等,小儿还可出现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现,应及早就诊,并应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奶头等的消毒。
绿色稀便,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
深棕色泡沫状便,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过多、过早添加米汤等谷类食物等),通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能恢复正常。
产后调理与修复选择专业的就是让人放心
MammaMia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