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国粹
发挥中医药优势展示中医人风采
便秘该怎么办?
便秘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人的饮食的不健康,还有作息的不规律,都会造成便秘。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便秘的一般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推荐膳食纤维25-35g/日,每日至少饮水1.5-2.0L。
2.良好排便习惯的建立:结肠活动在晨醒、餐后最为活跃,建议大家在晨起或者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3.药物治疗:
(1)容积性泻剂:此类药物在肠道不被吸收,在肠腔吸收水分后,增加粪便量,使干硬的粪便变得松软易于排出。
(2)渗透性泻剂:口服后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同时阻止肠道吸收水分,致使肠内容物容积增加,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
(3)刺激性泻剂:动物实验发现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引起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主张短期、间断使用。
(4)促动力药:普芦卡必利,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4受体激动剂,使结肠传输时间缩短、排便频率增加、直肠对扩张和电刺激敏感性增加。
(5)促分泌药:①鲁比前列酮,选择性活化肠道上皮细胞顶膜的2型氯离子通道(CIC-2),促进肠上皮细胞氯离子分泌而提高肠液分泌并增强肠道活动性,不改变血浆中钠和钾的浓度。②利那洛肽,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为肠上皮细胞表面的鸟苷酸环化酶C受体激动剂,促进氯化物的分泌。目前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便秘和便秘型IBS。
(6)益生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降低肠腔内pH,能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吸收,使粪便软化而有利于排便。
4.精神心理治疗:心理指导、认知治疗合并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可予以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严重精神心理异常的患者应转至精神心理科。
5.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Ⅰ级推荐、A级证据),对于混合型便秘患者先做生物反馈治疗无效时考虑加用泻剂。
6.手术治疗:真正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便秘患者尚属少数,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且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一定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7.其他治疗方法:
(1)中药:能有效缓解慢性便秘症状;
(2)针灸:能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
(3)按摩推拿:可促进胃肠蠕动;
科室简介
医院肛肠科是一个最具有中医特色的手术类科室,拥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史,医护人员1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具有丰富的特色治疗经验。病区设在住院大楼7楼,床位35张,专科门诊位于门诊一楼东侧。
疾病治疗
常规疾病: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等。
大肠炎性疾病:急慢性结直肠炎、溃疡性结直肠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
大肠肿瘤疾病: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结直肠其它肿瘤。
其它肛肠疾病: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
特色诊疗
1、中西医方法为病人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2、开展了专病专方、中医食疗、中药熏蒸、中药灌肠、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艾灸、穴位贴敷、针刺热疗等中医特色疗法。
3、小切口技术。
4、其它“PPH”、“TST”、“挂线法”等微创无痛技术。
5、疼痛管理:使多数患者能在无痛或轻微疼痛的状态下度过术后恢复期。
医院科室电话簿急救:
眼科:—
儿科:—
骨科:—
外科:—
皮肤科:—
耳鼻喉:—
即报处:—
碎石科:—
肛肠科:—
口腔科:—
肝病科:—
疼痛科:—
国医堂:—
康复科:—
妇产科:—
心内科:—
神内科:—
呼吸内:—
肝胃科:—
放射科:—
糖尿病肾内科:—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