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万法归一,回归人体能量运行
作者:程永民
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这个条文也有问题,什么纵横,都是名相概念。我们平时都被这些概念束缚住了,可以不用管这些,只要辨证施治就可以。
病人得了伤寒,身体发热,怕冷,这是表证,有汗就是中风证,无汗是伤寒证,脉浮紧是伤寒证,解表就可以。但是接着发展非常口渴,想喝水,腹部胀满,自汗出,小便利,此病欲解。自汗出,口渴,表已经解了,身体出汗了。小便利,小便一直很通畅,水从小便排了,肠道里面就干了,不易排便,所以腹部胀满。小便利自汗出,病就要快好了。条文不完整,反正是不管怎样,我们之是随证治之。有是证,用是药,辨证,辨阴阳、表里、虚实和寒热。
以不变应万变,解决任何身体上的问题。易经有三个意思:第一,不易,就是不变的;第二,是变化的;第三,容易。中医也有这样的内涵,这是大道的特性,中医是世界上最高端的医学之一。
条: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鞭,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得了太阳病,两天以后身体躁动。身体躁动,津液有点不足了,身体抖动是缺津液的表现。凡熨其背,躁动是身体里面津液虚,这个时候补津液就可以了。但是用了温法,烤火,或者在北方有炕,把炕烧得很烫,躺在炕上面发大汗,热就进到肠胃里面去了,肠胃里面的津液就少了。津液少有热,人躁烦就发谵语。如果肠道里有实,就变成承气汤证了。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过了十来天,身体颤抖,同时拉肚子,这是津液回来了,病就要好了。
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从腰以下没有汗,只有头和上半身有汗。因为头是在上在表,如果津液不足,只能头出汗,身上不出汗。津液再好一些,就上半身出汗,腰以下没有汗,这是津液不足。小便也没有,因为津液虚。津液虚了,肠胃里的津液也没有,胃也弱了,胃的运化能力弱,要把食物排出来的,恶心呕吐。欲失溲,小便有点失禁,这是膀胱括约肌的津液不足了。足下恶风,脚怕风怕冷。之前我们做过一个医案,这个人脚怕冷怕风,就是津液虚。小便失溲,小便失禁,腿怕风,都是津液虚的表现,津液不能到腿部。
大便硬,没有津液了以后,大便当然就变干了,这时小便应该多,但是不多,说明津液很虚了。大便硬了,小便也不多,津液很虚了。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大便或者小便的时候,人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