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南汇监狱凌晨,安静的过道上时常会响起“妈妈,你在哪儿?”这样声嘶力竭的呼喊。
一位警员随后就会来到这位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犯人身旁,不断安抚着他。
在南汇监狱的犯人,或多或少身体都有一些异样。
他们有高血压、白内障,情况更加严重的,也像这位犯人一样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甚至还有一些犯人偏瘫。
这里并非是一般的监狱,医院的合并建设,主要收容一些老弱病残的罪犯。
这里一共关押了多名囚犯,配置了多位警员。
为了让身体饱受折磨的犯人们获得一些心理上的慰藉,这里充满了临终时刻的人文关怀。
或许我们会认为这些罪恶滔天的犯人,被关押在这里受苦是罪有应得。
但那些七八十岁还在监狱,还有一些一辈子都需要在监狱当中度过的无期徒刑犯人,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七旬诈骗犯老年痴呆南汇监狱有护工培训基地,对于那些已经快忘记自己是谁的犯人来说,这里无疑是他们在服刑期间唯一的依靠。
一位叫做“旺旺”的犯人,已经80岁了,他正是经常在大半夜扰得旁人不得安宁的老年痴呆囚犯。
年事已高的他,早就已经把当年犯下的罪行忘得一干二净,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
他是整个监区大家最为厌恶的犯人,每天都是疯疯癫癫的。
大家见到旺旺,就像遇到瘟神一样,都绕着走,生怕沾染上了病气。
旺旺不受待见,不仅仅是因为他大半夜不让其他狱友睡觉。
精神状态异常的他,每时每刻都觉得,周围人想要暗害他。
对周围人都抱有恶意的旺旺,即便是遇到好心人愿意帮助他,也会被他当作另有目的。
不想和任何人有接触,旺旺平时一个人也总是蓬头垢面,又脏又臭。
晚景凄凉的旺旺,是一名诈骗犯,早年间为了牟利,把自己乔装成来自日本的华侨商人。
为了让外人相信自己的富豪商人身份,旺旺私自卖掉了自己母亲还在居住的唯一一所房屋。
母亲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但靠着卖房得到的钱财出手阔绰的旺旺,却开起了伪日资公司,骗取钱财。
胁迫母亲对自己卖房行为三缄其口的旺旺,甚至还把诈骗的目标瞄准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亲生女儿也拿出了自己家中的积蓄,投资了父亲开的公司。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可想而知,旺旺诈骗犯的身份被拆穿,连自家女儿的钱都赔了个精光。
旺旺因此被判了十年的有期徒刑,七十多岁的他锒铛入狱。
做出了这样悖逆人伦的大事,旺旺自然是众叛亲离,母亲还有女儿都和他断绝了关系。
所以每次看到其他狱友都有家人来看望时,旺旺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儿。
久而久之,长时间情绪低落、心里压抑的旺旺,不想接受现实,选择了逃避。
旺旺渐渐忘记了自己是谁,为什么进来,而他记忆中唯一清晰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他不知道自己在监狱中等待的意义是什么,南汇监狱的警员也数次尝试过和旺旺的家人取得联系。
但每当电话一接通,警员们提起旺旺出狱以后的生活安排,电话那头就想也不想地挂断了。
虽然精神状态已经很不乐观,但是旺旺还是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呼喊着:“妈妈,妈妈。”
这时候其他犯人早就入睡,也不免被旺旺带着啜泣的呼喊声吵醒。
周围的犯人已经见怪不怪,他们有的拿起被子蒙着头,继续倒头大睡。
还有的也只能无奈地用手锤着墙壁,一顿破口大骂,很是烦躁。
还有一些胆小的犯人,在听到旺旺半夜的哭泣声时,总会觉得瘆得慌,心里不安。
大家都知道,旺旺是在想念自己的母亲了,只有在自己的梦中,旺旺才能和家人团聚。
而在现实里,旺旺的母亲自从当年儿子事发之后,就一直郁结于心。
她被这个不孝子气得不轻,认为自己多年含辛茹苦,居然养出了一匹白眼狼。
常年抑郁的母亲,在旺旺精神情况不正常之前,就离开了人世。
对于家中的老人去世,旺旺的家人没有对他说过只言片语,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旺旺。
已经80岁的旺旺,视力下降得很厉害,患上了白内障,基本看不清东西。
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的旺旺,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生活不能自理。
大小便经常会弄在床上,整个人也都是又脏又臭的。
缺少安全感的旺旺,在半夜会弄出好大的动静,让周围人都觉得不得安宁。
孤独的旺旺情绪也很敏感,外人对他的行为做出一些正常的嫌弃表情时,他会不断放大这种厌恶情绪。
所以旺旺时常会觉得,周围的狱友想要暗害他,不断对其他人口出恶言。
情绪极端的旺旺,有时候也会遇到善良的狱友,对他表示关心。
即便狱友的脸上挂着笑容,旺旺也会曲解成恶意,根本听不懂好赖话。
清醒的时候,旺旺上厕所时也不愿意同别人挤在小便池里,认为外人要害他。
所以他会一个人来到洗手台,在洗手台上小便。
这样的举动自然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加上这里的犯人大多都是老年人,谁又比谁尊贵到哪儿去呢?
一些脾气很大的狱友,张口便是要教训旺旺,不愿意惯着这个怪胎。
但是他们都被警员们警告过,绝对不能动手欺负旺旺。
每次被警员阻止以后,旺旺都会很无赖地躺在地上打滚,嘴里还喊着:“打人了,打人了。”
大家都觉得旺旺很难相处,所以几乎没人愿意和他同住在一间牢房。
每次旺旺像个无赖似的在地上撒泼,大家都得等到护工前来安抚,才能息事宁人。
警官倪琪耀是旺旺所在监区的负责人,每次这种情况发生后,她都会细心安抚着受到侵扰的犯人们:
“旺旺是患了病才会这样,他没了任何依托,无亲无故,算是可怜,说不定你们有一天也会变成他这样,或者连他都不如。”
警官倪琪耀是旺旺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人,旺旺似乎能够察觉到倪琪耀的善意。
旺旺也很信任几个时常帮助他的护工,在没有痴呆以前,还会跟他们聊一些家常。
旺旺说,有一个人在他的印象很深刻,说是以前一位王阿姨经常在他吃不上饭的时候,把他抱回家,给他做饭吃。
与社会脱节已经八十岁的旺旺,还有一年的时间,他的刑期就结束了。
而且根据旺旺现在的身体状况,他明明可以申请保外就医,不用继续待在监狱。
但是旺旺的家人早就抛弃了他,现在旺旺是个孤家寡人,无亲无故。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来认领他,旺旺之后的命运该怎么样,南汇监狱的警员们都对此表示担忧。
警员们也不知道,按照旺旺现在的身体状况,他还能不能支撑到刑满释放的那一天。
刑满释放对其他的一些犯人来说或许是重获新生。
但是对于一些判了十几二十年刑期的犯人来说,他们早就与社会脱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而已经在监狱整整待了十年的旺旺,出狱之后也注定不能被社会所接纳。
这样的情景就类似于《肖申克的救赎》当中的一个情节,一位年事已高的囚犯刑满释放。
刚开始,这名囚犯内心十分激动,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迎来美好的生活。
但是出狱之后,他才发现世界已经变得不是他所熟悉的样子。
囚犯发现自己根本不能适应社会的节奏,不断地被边缘化,被其他人排斥。
早就已经适应了监狱每天固定时刻起床、吃饭、睡觉的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融入。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而这名囚犯内心虽然迫切想要融入社会,但是他却束手无策。
最后,囚犯内心原本的对未来的期盼逐渐演变成了绝望,还有对生活的麻木。
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还不如在监狱终此一生的囚犯,选择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站在了凳子上,随后将凳子踢开,没有过多的挣扎。
或许,旺旺最后的结局,就像大家设想的那样,永远一个人精神紧张地待在监狱里,靠着自己仅存的一点记忆,浑浑噩噩地度过余生。
但并非所有在南汇监狱的老年刑犯都像旺旺一样,无依无靠,众叛亲离。
他们当中也有很多已经年逾八十,还是期待着自己出狱以后的养老生活。
7旬杀妻犯一位叫做李明山的犯人,今年已经86岁了,等到出狱,他已经93岁了。
相比起那些每天都是病气缠身的犯人来说,李明山的精神状态很是良好。
他背也不驼,说话的声音也很洪亮。
李明山现在很乐观,但或许我们没有想到他是一位杀人犯。
年,78岁的李明山,与自己的妻子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他将老伴儿失手杀害了。
法院没有判处他死刑,而是判了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李明山的儿女在得知自己的父亲杀害了母亲之后,心里百感交集。
孩子们怨恨李明山居然可以下此狠手,但是他们又不能弃父亲于不顾,他的女儿曾对李明山说过这样的话:
“母亲是被你害了,但我们不能不管你这个亲爹。”
李明山早年在铁路局工作,是一名乘警,之后又到了事业单位还有国企任职。
年,李明山以国家干部的身份退休,每个月都有着丰厚的退休金。
而且他的一双儿女也很孝顺,在上海居住的女儿还时常会将二老接到上海玩。
什么事都不用操心的李明山,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
但随着李明山年纪越来越大,他愈发想要搬到上海去居住,他和发妻之间也就产生了矛盾。
妻子想在老家安度晚年,想法不同的二人经常聚少离多,李明山一直住在女儿家。
妻子很喜欢打麻将,她担心去到上海之后,自己生活唯一的乐趣没了,还要被丈夫严加管束。
李明山就很是厌烦妻子这一兴趣爱好,时常因为麻将的事和妻子吵架。
于是就在一次争吵过程当中,李明山被气得肝疼,医院。
妻子甩着脸色,和李明山赌气,李明山就和妻子动起手来,在这个过程中将妻子杀害了。
事发之后,李明山也很是后悔,自己当时怎么就一时冲动,要了老伴儿的性命呢。
刚刚进入监狱的李明山,精神状态也极其低落。
糖尿病、抑郁症、高血压这些常见的疾病都找上了门。
无脸再见自己一双儿女的李明山,甚至想过死了一了百了。
他觉得自己一把年纪还要受这牢狱之灾,十五年的光阴,自己根本活不到刑满释放的那天。
但一次意外,让李明山如梦初醒。
一天早上,李明山觉得自己胸口发闷,没过几秒就昏昏沉沉地晕了过去。
医生告诉他,是值班的警员发现了他,否则他就真的一命呜呼了。
这次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经历,让李明山意识到,他得活着,自己的儿女并没有抛弃他。
现在,李明山的儿女也会定期前来看望他。
即便他犯下了滔天大罪,儿女们也一直都将他视为自己的父亲,这个事实没有改变。
但已经发生的事实也不能改变,有一些坎儿是过不去了。
过去的经历让李明山明白,要好好珍惜眼前人。
所以在那次意外之后,李明山的精神状态就好了很多,身体也在慢慢恢复。
看到身旁几个晚景凄凉、被家人抛弃的狱友,李明山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很可怜这些犯人临了了却无依无靠,被家人抛弃。
同时他也感激自己的儿女,没有因为自己的过错始终郁结于心,选择放弃他。
这些原本罄竹难书的囚犯,单看他们犯下的过错,或许我们会觉得这是罪有应得。
一些人也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不值得同情。
但是在我们不熟悉的角落,也有人真心悔过。
监狱并不完全布满了条条框框,毫无温度,就像南汇监狱一样,就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