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以不受挂碍之灵魂追智求知,视生如死,中国却惯谈思凡、投胎和还魂,事死如事生,视死如视生。
白/日/漫/谈
编者按:
我没有写过这个东西,好像也不太会写,就当做是责编开头和大家说说话吧。白日漫谈里有很多偏向文史哲的东西,更像是常井项说的“素养”或者是“我想要骗大家去多读点东西”,我们一开始对白日漫谈的定位是有学术性质的稿子,大家常看见的作者可能就是十五和傲群了。由于种种原因,或许是并不能每次都读得太懂,这个栏目的浏览量和传播度并没有很高,但我觉得里面有很多好的小文章不应该被错过。
那天十五给我发了《追忆》,推荐我去读第二章《骨骸》,他说的是:“我真是没想到,同样是关于死的问题,我能在苏格拉底《斐多》那哭一次,还能在庄子和王阳明这哭一次。”写完苏格拉底之后他又补了一段庄子的,他问我:“你看看能不能发?”我说:“看了上半篇就打算发了。”
他说他是哲学的门外汉,我也是,但我们还是聊哲学聊得乐在其中。可能你觉得你是哲学的门外汉,或者不是,但欢迎你来看这篇文章。如果喜欢的话,也欢迎你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者论死苏格拉底: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所去的哪个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是神。
——《申辩篇》
我修文学,是哲学的门外汉,柏拉图在此处声名潦倒,倒是苏格拉底大受欢迎,我曾觅来其警言妙语别在胸口,得意洋洋。正经从事这门行当的朋友告诫我,苏格拉底最有趣也最狡猾,你且到对话录里去寻。向导师讨教了译本,闷头往图书馆扛回整四卷本的柏拉图全集,一翻开,便迎面撞上了苏格拉底的死亡。
那是一出四联剧,苏格拉底先同游叙弗伦于庭前争辩,随后又至公民大会慷慨陈辞,在狱里劝别了要助他脱身的克里同,终末才见那番关于灵魂不朽的不朽大论。苏格拉底的死铺垫得够长,学者们也饶舌地疏解。斐多忆起那日场景,众人涌进监牢,
斐多:任娣,你知道她的,她正坐在苏格拉底身边,抱着他的小儿子。她见了我们,就像女人惯常的那样,哭喊着说:“啊,苏格拉底,这是你和你朋友们交谈的末一遭了呀!”
苏格拉底似不耐烦了,忙让克里同派仆人将她打发回家。可这一行人是大清早赶去的,那么,苏格拉底便与家人待了整夜。这段时间,就如《斐多篇》所显示那般,不必要、亦不值得用语言去记录,也有可能,他们不必非得说些什么,仅是无言依偎着。待外人来了,任娣有了纾解的出口,逮住机会痛快地哭嚷,她也许怕的正是离别这最后一遭,而苏格拉底也许,更不愿她去面对那一刻。可这里没有言语,苏格拉底只是脱了脚镣,坐在席上,
斐多:瞧他的气度,听他的说话,他是毫无畏惧、而且心情高尚地在等死,我觉得他是快乐的……就为这个缘故,我并不像到了丧事场合,自然而然地满怀悲悯,我没有这种感觉。不过我也并不能感到往常听他谈论哲学的快乐,而我们那天却是在谈论哲学。
众人做不到这般淡然,阿波情绪激动,艾凡执意赴死,斐多感到“不同寻常的悲喜交集”,,外地还赶来了几个预备辩论的底比斯人,而柏拉图——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弟子,却不在场。
斐多:不过柏拉图没在,我想他是病了。
柏拉图理该大病一场,可眼下不是时候,他总得送老师最后一程罢?依前人解,他许是悲伤太过,便称病推脱?或是他其实在场,而借斐多之口转述可超脱一些?集撰之始,《斐多篇》便染了柏拉图的希望、想象和掩饰诸样底色。如若不然,亚里士多德那句倡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听来就只觉着淡漠和可憎,倘无前者之可亲、怡然,对后者的强调便显多余了。
齐贝就问他说:“苏格拉底,你既然说爱智者愿意追随去世的人,为什么又说自杀是不容许的呢?”
苏格拉底没有开口辄辩自己为何去死,而是先回应为何不应自杀。因为,他这番论证式的嘱托还要捎给艾凡,那个执意赴死,追随苏格拉底的艾凡,他也没有到场。
没人知道,恶也许是人的福中最大的,但人们都害怕,就好像他们知道死是最大的恶。意味自己知道那些不知道的事情,这种无知肯定是最应受惩罚的。
——《申辩篇》
苏格拉底临死这天,曾同他一道追寻智慧的人都顾不得这项志业了,他们所寻的不是真理,而是说服自己的借口。于是便由外乡来的齐贝、西米与苏格拉底论辩,苏格拉底的朋友们则凝神屏息,听由三人交锋,
苏格拉底说完了,静默好一会,显然是在细想自己的话。我们多半人也和他一样。不过西米和齐贝交谈了几句话。苏格拉底看见了,就说:“你们觉得我讲得不周全吗?”
西米和齐贝接下来那番话,险些驳倒了苏格拉底,可他们也许就没打算开口,如果苏格拉底关于灵魂不朽、赴死即是求知的论证倒塌,必然会让众人心碎,所以二人不过是窃窃私语而已。但斐多已经感受到那绝望的气氛了,就在这里,《斐多篇》唯一一次跳回斐多回忆的当下,如此的话,所叙之事便早已过去,心里就好受得多。
斐多:我们所有的人事后还能记得,当时听了他们两人的话,心上很不舒服。因为我们对先前的论证已经完全信服了,这会儿他们一说,又糊涂了,也不放心了。不但觉得过去的论证靠不住,连以后的任何论证都不敢相信了。我们只怕自己的判断都不可信,这种事是不能明确知道的。
苏格拉底注意到俩人驳论带来的压抑,他却不恼,一如往常那般领着众人前行,让他们多关心论证的真假,少挂念苏格拉底的生死,这是苏格拉底最智慧的瞬间,他知道用情感安抚家人,借真理说服朋友。
苏格拉底:可是如果你们听从我的话呢,少想想苏格拉底,多想想什么是真实。你们觉得我说得对,你们就同意;不对,就尽你们的全力来反对我。别让我因为急切要欺骗自己也欺骗你们,临死像蜜蜂那样把尾部的刺留在你们身上。
博尔赫斯读《斐多》,所寻并非个人的不朽而是宇宙的不朽,他满心希望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一道死亡;我既上升不到宇宙的高度,亦无意继续饶舌灵魂不朽这一不朽之论,只是在《斐多》里摘些片段,证明苏格拉底在不朽前曾活生生地存在过罢了。
死者讥生髑髅深膑蹙頞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庄子·至乐》
对苏格拉底最情真意切的任娣、艾凡和柏拉图,均不在场,就连斐多,也总是恰到好处地与死亡拉开距离。苏格拉底以不受挂碍之灵魂追智求知,视生如死,中国却惯谈思凡、投胎和还魂,事死如事生,视死如视生,如宇文所安所言,“一个由石碑和墓志铭构成的文明,一个离不开葬礼的文化,祭飨着死去的人,千方百计让他们留在我们身边,费劲心机地保持同他们的联系”。
谈论死亡时,相较于苏格拉底循循善诱的对话,庄子的寓言里充斥着焦虑。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庄子见一无名、无相、无分的髑髅,不询其籍贯索其姓氏,却以拷问归咎之姿、不善失理之事羞辱这具骨骸——来自过去,身份消陨的存在物。髑髅不言,却托梦自陈,“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丛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
髑髅对生之此岸不发一语,却描摹起死之彼侧,死与生仿若断裂了,这引起了庄子的焦虑。他以肉体复生、亲人相逢为饵,欲令髑髅袒露身份,重建此岸彼侧的津梁,但愿望立马就落空了。张衡乃变寓言为歌赋,以定名分、察万物的欲望缓解那巨大的焦虑感,
顾见髑髅,委于路旁。下居淤壤,上负玄霜。
……
答曰:吾宋人也,姓庄名周。游心方外,不能自修。寿命终极,来此玄幽。公子何以问之?
——《髑髅赋》
庄子托身髑髅,神游玄幽,张衡亦兢兢业业为其作祭礼,定亲系,以生之役劳代死之休息,但庄子这个曾经疑窦重重的挑战者,仍在释放着寓言的反讽威力,这似乎仅是空想?纵然穷叩髑髅的沉默之心,却总不见半分回响?当然,髑髅梦谈均是虚蹈,不似苏格拉底的赴死震撼,但王阳明之所遇所为,却令人感到安慰,
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
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瘗旅文》
吏目,其子,其仆三人接连死去,曝尸野外。王阳明遇到了真髑髅,无法与其建立任何联系,为何掘坟埋之?他自称仅是“念其暴骨无主”,解诠此处若依仁理之训——不妥善处理尸骸便是不义;亦可循神鬼之论——不然幽魂野鬼必要作祟。但若从其心其理出发,他这般做法,许是想着将来自己也野死苗疆时,便可寄念旁人葬其尸骨?这却说不通,若苗疆当真如此,便不会三子暴尸而无人收葬了。
在这里,死背叛了生,吏目之死拒绝了诸样亲系、名分,贪生思凡不再是同死者建立联系的基础,一种“自私”的感情出现了。王阳明斥此吏目,为五斗俸禄便欣然就道,前路迢迢不细加思量,惹人心忧却一言不发。我幻想着那样的场景:他借想象和悲歌空对旷匿的坟茔喋喋不休,突然读懂了庄子那个寓言。死去的人不在乎怎么埋葬他们、埋葬在哪里、甚至不在乎是不是有人埋葬了他们;但庄子在乎、张衡在乎、王阳明在乎、我们在乎,因为从来不是贪生思凡的想象控制着生者,而是仍旧可与死者以某种方式保持联系的允诺,一直安慰着我们。
参考文献:[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斐多》,杨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吴飞译,华夏出版社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里同》,严群译,商务印书馆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裴洞篇》,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年版。
[阿根廷]博尔赫斯:《不朽》,《博尔赫斯,口述》,黄志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年版。
[美]宇文所安:《骨骸》,《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郑学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版。
十五写小说的。转文学院失败的工科狗,可是遇到一个中文系女友,喜欢故事和计数。作者:十五责编:和尘排版:和尘上期文章无/限/清/单《性史》:红粉骷髅,白骨皮肉超/常/发/挥(给南方人的)普通话考试指南北方人也不是不能看看。在后台留了点考试资源,可以回复关键词领取。对了,今天有个小彩蛋——编辑部的日常。超/常/发/挥四级考试:长篇阅读漫游小指南「我们会努力推大学的干货的,停下你取关的手!点个在看先啦。」优/牲/优/郁留学申请怎么搞?这是一个新的系列,面向大学生的干货。“这不是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