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提问
医生你好,本人女,3岁,最近半年老是大便不成形,前段时间也做了检查(附肠镜检查报告照片),当时医生说是肠道菌群失调,吃药之后便便正常了几天但又是老样子了(附药品照片)。请问这是什么状况?到底该怎么办?
王梅芳
内科主治医师
“
您好!
首先想请您不要着急,因为正常的大便本身就是善变的。
排便,其实是很个体化的生理过程,就跟我们的面容一样,千差万别,而且肠道解剖、消化能力、食物结构、肠道菌群、情绪心理……那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大便。
所以,不同的人排便习惯、便便的样子可能会很不一样。
对于个体而言,在饮食结构、习惯没有发生大变化的前提下,大便的规律变化也是很缓慢的。
但确实会有一些疾病的情况,通过对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而让排便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当短时间内出现很明显的便便次数和形态改变时,有必要去进行排除检查。
对于您现在的情况,非危险年纪的女性,只是很轻微的改变(仅仅只是糊样大便、不太成形),对生活质量没什么影响,那就不属于需要排除检查的范畴,直接认为是生理差异性的正常大便改变就好,不用太担心了。
至于菌群失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达不到诊断标准,所以您要做的就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这事儿完全可以「翻篇啦」。
大便不成形正常的大便成形,如香蕉状。不成形,说的是大便稀软,如烂泥,成糊糊状;拉便便时,会觉得不顺畅,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粘滞不爽;也容易粘在便池上不易冲掉,或者擦屁股总是擦不干净,需要用很多纸。大便不成形的人,大多还有如下的症状:体形较胖,手脚易冰凉,舌头白胖有齿痕,舌苔厚腻,早上不爱起床,下肢沉重,疲劳,饭后易犯困等。引起大便不成形、经常拉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食不洁:由于饮食不干净,导致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氏菌等感染,引起腹泻,导致大便不成形,经常拉稀。
腹泻时,可能导致大量水分丧失,会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并堵塞血管。钠、钾、钙、镁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可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以及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节律。腹泻容易导致这些阳离子缺乏,可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为不利。
、肠炎:由于滥用药物、病毒感染等引起的肠炎,也会导致大便不成形,大多为稀状。大便不成形,是肠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慢性肠炎的症状还有:肠鸣、腹泻、脓血便、腹痛、便秘、泡沫便等等。
3、消化不良引起: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大便不成形,次数多,并且多成拉稀状。
4、肠胃功能紊乱:由于肠胃功能紊乱导致的大便不成形、拉稀,多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另外,大便不成形有时也跟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关。
大便不成形,并不等于腹泻。如果长期大便不成形,并且持续时间在一周以上,就预示着有可能是一种器质性的病变,甚至引起痔疮、肛裂、肛瘘、肠息肉、直肠癌等肛肠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中医认为,大便不成形属于“濡泄”(指湿盛伤脾的泄泻)范畴,又称为“大便溏薄”或“便溏”。其本质原因是脾虚湿盛,其中脾虚为本,湿盛为标。如果脾虚了,吃的东西就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就会出现大便不成形。
不要寄希望于某种药物,不管中药西药,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脾虚问题。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靠的是七分养,尤其是慢性问题。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从饮食上调理,才是根本之道。比如,少吃多动,远离寒冷潮湿的环境,避免生食冷饮,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肉食、海鲜等。当然,还可以选择安全可靠的保健食品配合调理,健脾除湿,帮助恢复肠道机能。
肛肠问医院
医院是集预防、治疗、康复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师团队。医院开设外科(门诊)/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中医科:肛肠科专业等科室。推出男女分诊、温馨夜诊等人性化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拉萨白癜风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