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了吗?
体检前,你有没有提心吊胆过?
体检时,一切都顺利吗?
对很多人来说,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是件颇具仪式感的事,也可能是道坎。
江:每年去体检时都要做下心理建设,好在早上做B超时医生说之前伴随的甲状腺结节和小颗肾结石都不见了。不过因为之前感冒周期拖太长,好像有了慢性咽喉炎……总是有痰在喉咙里,不咳嗽……医生劝不用担心不用管,可是我还不想放弃治疗啊!Dococo:来体检外科有个阿姨非要给我肛检,还假装听不懂普通话!潘潘:因为今天要体检,昨晚十点后就不能喝水、吃东西了,然后趁着九点多的时候赶紧喝了一大杯水,吃了点东西。第一项检查就是抽血,护士姐姐问我,晕针晕血不?我答晕过,因为扎针太痛了,然后护士姐姐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我一会儿扎轻点吧。最怕体检查出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感觉浑身都不好了,比如这样↓↓↓
体检时,你关心过你的身高、体重吗?我的朋友圈里,有人的身高在体检是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三高”是很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特别是某些30+以上亲,不得不服老啊:
国泰:体检查出脂肪肝?这估计快成中国中年男性的标配了当然,也有各项指标都正常的小伙伴,于是,他们觉得放肆!地!吃顿好的!
肛肠科检查室内贴着的一副示意图
?提醒:在所有体检项目中,小编知道很多人因为害羞和怕麻烦,会直接选择放弃肛门指检。但是其实肛门指检是筛查肛肠疾病最基本、有效的手段,有60%的直肠癌是可以通过它检查出来的。在肛门指检中,医生的手指会伸进肛门5厘米左右,超过70%的中国患者的直肠癌都很低位,距离肛门很近,所以无论是肿瘤还是息肉,都可以摸出来。一期直肠癌5年后的生存率高达97%,二期生存率也有70%,三期只剩下45%。所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肛门指检还能检查前列腺。手指经肛门触摸前列腺,是否增大,质地是否改变等等,可以了解前列腺有无病变。?每年体检总能查出各种小毛病
不少人为此惴惴不安
其实检查单上有些看着吓人的名词
不少都不用怎么治
收好咯
别自己吓自己了
1
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生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这时很医院问医生“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成乳腺癌?”“吃点什么药才能‘消灭’增生”。其实,大部分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本不用治疗。
在医学上,有些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经期引起的乳腺增生,女性月经前乳房会特别不舒服,感觉胀胀的,还有点痛,但生理期过了胀痛就渐渐消失。另外,一些女性为了凸显“好身材”,内衣经常会穿得过紧;亦或是最近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心情比较郁闷,精神压力比较大,同样也会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其实是一种良性病变,正常的生理现象,无特别的治疗方法,极少数会发展为乳腺癌,注意定期复查即可。另外,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态,少吃含激素较高的食品,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2
宫颈糜烂:只是名字吓人
“糜烂”一词威力巨大,第一次听到“宫颈糜烂”这个词,脑中已经脑补出“宫颈开始慢慢溃烂、发臭,进而波及整个子宫”的可怕画面。其实,这只是医学名词史上一个大失误。
在国际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取消,我国妇科教材也取消了这个称谓。它的真身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宫颈糜烂是女性一种正常生理改变现象,并不能称之为病,大部分宫颈糜烂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上皮异位,待激素水平稳定后所谓“糜烂”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许多女性被街边小广告忽悠,通过所谓“物理治疗”处理宫颈糜烂、宫颈炎,弄得不好还会引起无谓的感染,钱包受伤的同时还伤身,简直是大整蛊!
3
子宫肌瘤:多数都相安无事
“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子宫肌瘤也是妇科体检的“常客”,几乎三分之一的妈妈级人物都会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连妇科检查也难以觉察,偶尔做B超才发现。
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而且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一旦子宫肌瘤的数量或者大小超过一定标准,医生才会建议手术切除。
4
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消化不良
据调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80%-90%。在医院,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么一个最轻级别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医师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正常胃镜报告。所以,几乎大多数人都有慢性浅表性胃炎。
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完全不需要治疗。如果饭后出现饱胀、消化不良时,吃点多酶片、多种益生菌即可缓解,并不需要担心。
5
甲状腺结节:95%都是良性
另一个体检“高频”疾病就是——甲状腺结节。很多人体检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就非常紧张,认为要马上治疗,非常担心变成“甲状腺癌”!
之所以很多人都有甲状腺结节的问题,主要是因为B超技术的进步,连3毫米的结节都可以看到。
事实上,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不必担心,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更不会变成“甲状腺癌”。
6
骨刺: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大多数人一听到有“骨刺”就立即想到拔刺,欲把刺弄掉而后快。甚至常常会和“骨裂”联系到一起,担心是不是“骨裂”导致的细小“骨刺”?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骗了,骨刺其实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
骨刺即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也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且大多数骨刺并不用治疗,要治的话就只能治引起骨刺的原发病——骨性关节炎,比如进行减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及药物止痛等。
7
心脏早博:没症状不用治疗
心脏在正常跳动时,如果提前出现一些跳动,就像是演奏舞曲节奏乱了点,这种情况被称为“心脏早搏”。
很多人认为查出“心脏早搏”往往会和心脏病联系起来,认为要立即治疗。事实上,花了一大堆钱,治了一个本无需治疗的病。注意:心脏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
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患者没有任何感觉,也不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情况不用治。即使要治,最好的治疗不是用药,而是应积极化解、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建议这些人平时少喝浓茶、咖啡等饮品;正常作息,少熬夜。而如果心脏早搏症状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心律失常药对症治疗即可。
8
盆腔积液:3厘米以下不用治
“盆腔积液”听起来非常可怕,其实人体的盆腔、腹腔并不是干巴巴的一块“土地”,腹膜、大网膜、肠管等都会分泌一些液体,这些液体通常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腹腔器官和组织的作用。
而“盆腔积液”仅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更确切地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
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一般女性都在3厘米以下。3厘米以下可以视为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
那如果稍微多于3cm呢?如果是排卵期、月经期或者月经刚结束的时候,积液可能会略有增多,但如果没有其他任何异常,即使稍微多于3cm也不必大惊小怪。
9
单纯性肝囊肿:小于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就像得了肝癌一样,感觉人生无望,天妒英才,其实大可不必。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里带的”,并且生长非常非常缓慢,多数人更是无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现。
肝囊肿临床最常见的是单纯性肝囊肿,主要是先天性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是肝脏良性的病变。
由于囊肿生长缓慢,大多数人无任何明显症状。一般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不需做任何治疗,但有必要定期(每隔6个月或12个月)到医院做B超复查。若大于5厘米以上,医院接受治疗。
10
痔疮:几乎人人都有
11
飞蚊症:眼睛的正常衰老
今年你拿到体检报告了吗?
提醒身边人!
别忘了去体检!
来源:浙医在线、人民日报、西湖之声
信息时报
有嘢到
十年四万封家书“寄往天堂”广州这个“天堂信箱”你知道吗?年清明,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率先在全国推出“天堂信箱”服务,活动以“寄往天堂的思念”为主题。据统计,广州市殡葬中心每年收集到的“天堂”信件约份。10年来,已经有近四万家书寄往“天堂”。
收到这些信件后,将如何“投递”?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心每年都集中举办一次“天堂信箱”升华仪式,他们会邀请一些家属现场念读“家书”,之后由专人将“天堂信箱”护送至殡仪馆火化室进行火化。“逝者的亲属心中都有很多话想对逝者讲,‘天堂信箱’常设在殡仪馆等地,此外,在进行生命教育等活动现场时,也会临时设置一个‘天堂信箱’。”
此外,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银河园网站推出网上拜祭业务,为广大市民提供另一种形式的追思方式。无论在家里,或在办公室,无论在家乡,或在国外,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为逝去的亲人在网上安一个家,还可以把亲人的网上墓室通知海内外亲朋好友。
信息时报记者黄艳
广州住宅加装电梯出让金计收有了新规定!日前,广州市国规委印发《关于明确我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计收标准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并于本月起开始实施。
《通知》明确了城市更新项目土地出让金的计收时点。已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金计收标准按城市更新改造相关政策执行。除有效的改造方案的批复或原出让合同已有约定外,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出让金计收时点按国土规划部门同意办理或调整土地有偿使用手续时点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将私人住宅加装电梯的出让金从以前的市场评估,调整为按基准地价体系计收。私有住宅经批准增设电梯的,增加的建筑面积部分在办理权属登记时按相应地段住宅用途基准地价的40%计收出让金。市国规委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提高私人住宅加装电梯的出让金计收效率,实现便民利民。
信息时报记者奚慧颖
无痛分娩是什么?孕妇无痛分娩会对孩子有影响吗?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是利用椎管内阻滞(腰麻或者硬膜外镇痛),让产妇降低应急反应,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当产妇宫口全开时,因积攒了体力而有足够力气完成分娩。无痛分娩所用药物经过高度稀释配置而成,药物通过分娩泵进入硬膜外腔用于镇痛,只有少量的药物吸收进血液,进入胎儿的就更加微乎其微,基本不受影响。
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麻药对人脑的影响是短暂且可逆的。麻药的用量都经过精确计算,从用量到药品选择上的可控性高,而且一般麻醉药物代谢快,不会蓄积在体内,所以不会对智力造成影响。
刚过去一周是“中国麻醉周”,昨日记者从医院麻醉科获悉,广州只有10%的产妇享用到无痛分娩这一成熟、安全性高的技术,而在英美,这一数字是98%和85%。其原因是麻醉师太少、生育保险限额限制、以及公众的知晓率和信任度。
中山一院麻醉科主任黄文起表示,,目前国内麻醉医生缺口约30万人,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的配比约为1:7,“理想状态是3个手术大夫配一名麻醉医生,但目前基本不可能,日常手术都忙不过来,更不用说去做分娩镇痛。”
其次,生育保险限额也限制了无痛分娩推广。以广州为例,自然分娩的生育保险额度是多元,而做一次无痛分娩需要多元,其中~元可以通过麻醉等方式进行医保报销,医院补贴。这也意味着,每做一例无痛分娩,超出生育保险医院“贴钱”,医院不愿意推广无痛分娩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仅20%的产妇家庭知晓无痛分娩,加上对无痛分娩技术不了解和不信任,很多家庭不愿产妇做无痛分娩。
信息时报记者蒋隽通讯员彭福祥
广州一国际小学,学生报读,居然要家长也入学考!有家长因“三观”不合孩子没被录取“对不起,先生,经过交谈了解,我们认为您和我们学习者社区的理念不合,所以我们最终给出的结果:您没有通过!”这是3月31日上午,记者在中黄国际小学“新生入学探究会”家长面试环节上看到的一幕。据了解,数十个孩子或因家长和学校“三观”不合而未能被该小学录取。
近日,在中黄国际小学年新生入学探究会上,多名幼升小家长万万没想到,除了孩子要参与游戏测评外,自己还要现场答题过“入学关”。据悉,该校即将获得IBO(国际文凭组织)的授权,成为广州首家面向中国学生的IB学校。今年,该校两个校区计划共招收9个班的小学一年级新生。
记者了解到,该校新生入学探究会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由学校老师通过游戏等方式对新生进行测评,另一个环节是由学校家委会成员对家长进行面试。面试前,家长们必须先在手机上完成一份“家长入学考”问卷。问卷共8题,涉及家长对孩子能力培养的意向、对学校的理解以及对IB课程的认识等,最终由系统评出A、B、C、D等级。
中黄国际小学校长李赋告诉记者,学校从去年起就设置家委会面谈环节,通过家委会成员对新生家长的一对一面谈,选择与学校教育理念“志趣相投”的家庭。“我们不是看家长的学历有多高,关键是看他的教育理念和学校‘三观’合不合。”李赋说,“有些家长把教育等同于分数、排名,有些家长不一定认同我们的理念,就算录取了他的孩子,也只会让学校吃力不讨好,而且容易让老师们产生摇摆。”
据校方反馈,这次面试,家长的通过率不足50%,最终有数十名孩子因家长理念未被纳入录取的考虑范围。
反对意见
毕竟入学的不是家长而是孩子。我们是平时工作很忙的人,如果把教育理解得这么透彻,能回答这么专业的教育问题,就不会花这么大的价钱让孩子到一所国际学校。”
——未能通过面试的家长陈先生
支持意见
“孩子的教育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个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小学阶段,学校和家庭是最主要的参与者,我们很多家长平时是企业老总、公司高管、财经大鳄……在事业上很成功,但在教育孩子上面却可能是个失败者,仍然需要放低自己的身段,虚心学习。我们面试今天到来的家长,并不是为了显示我们的权威,而是要筛选那些认同我们的理念并愿意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家长。
——担任此次“面试官”的一名家委会成员
信息时报记者黄淑仪梁健敏通讯员黎伙珍
广州医院看病六步变两步,还能免费问诊医院今日正式“上线”
据介绍
省二医将人工智能全面应用到医疗服务中
正式上线了10项“人工智能+医疗”新功能
分别是:
智能支付、智能问诊、“刷脸”就医、智能物流、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应急指挥、智能影像诊断、人工智能医生及智能机器人等。
初次点击
人工智能医生“大白”就会提醒你需要1-3分钟时间
按症状、病史一一答问
他就给你提供可能是哪些疾病的初步诊断
根据指引,还能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