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大便失禁治疗
大便失禁求医
突然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医治
大便失禁原因
神经大便失禁

请将浙江省小学生中医教材回收毁版

尊敬的浙江省教育厅领导:

惊闻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即将在新学期里开始学中医,而且还作为必修课,开全国未有之局。教材主编、浙江省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居然说此举是“宣扬科学精神”,更是令我大吃一惊,感觉荒谬无比。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修的地方教材《生命与健康常识》,错误地认为控水是抢救溺水患者的措施之一。经过多位急救医学专家批评后,湖南省发布声明,诚恳认错,并立即修正该教材。今天看到我省出小学中医教材,错误荒谬远大于湖南省《生命与健康常识》的错误。恳请将所印刷的数十万中医教材立即回收、毁版,避免荼毒青少年。

具体理由列举如下:

一、根据新闻报道公开的截图,中医教材就犯了严重医学知识错误。

目前看到就两幅截图,其一幅标题是“饮食有度”(见下图),说的是一个11岁小孩,平时饭量大,医院查出糖尿病,该教材归结为吃得太多、变得太胖、就得糖尿病了。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损伤,胰岛素分泌障碍,导致血糖增高,特点是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多见于年轻人;2型糖尿病是因为外周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而胰岛β细胞本身大多正常、胰岛素分泌大多正常甚至增多,症状并不明显,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肥胖人群。对于像书中提到的明明那样的小朋友,如果罹患糖尿病,绝大多数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比较罕见。研究发现,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病率为0.28%,而2型糖尿病估计仅为0.%,只有前者的1/10左右。虽然青少年肥胖,的确很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但发病一般都会在14岁以上,很少发生在11岁。所以这则例子,有太多的不严谨,会给孩子造成误解,以为青少年糖尿病就是因为吃得太胖。实际上,如果看到一个青少年罹患糖尿病,首先就应该考虑为1型糖尿病,跟什么“吃得太胖”“饮食无节”无关,多食只是患病的结果,而非原因。

如果说上述例子还只是不严谨,并无大错,那么下面一幅截图“恐惧伤肾”就是大错特错了。

截图中的课文说“我们有时会大小便失禁,甚至吓得昏死过去...这是‘恐伤肾’‘恐则气下’”。恐惧是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跟肾脏没什么关系。所谓“吓得小便失禁”,最多也是神经反射引发的膀胱括约肌松弛,这跟肾脏风马牛不相及也。此外,“吓得大便失禁”、“吓昏死过去”,那就更是与肾脏差了十万八千里,难不成中医认为直肠、大脑也跟肾脏一回事?青少年要学习正确的生理解剖知识,分清楚肾脏、膀胱、直肠、大脑等基本器官的区别,是一个基本的科学素养。如此啼笑皆非、张冠李戴的错误,会不会给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学习造成严重的混乱?

仅仅是新闻报道里的两幅截图,就有严重的问题,真不知全书有多少谬误。

二、中医与现代医学是完全不同、互相否定的学术体系,会造成青少年科学知识体系混乱

既然是普及医学知识,为何只谈中医?而不普及现代医学知识?如果同时普及现代医学知识与中医,那就会有更多矛盾与不协调。中医的解剖学知识基本是错误的,跟现代医学的解剖学天差地别,两种知识体系一起教授给小学生,小学生很可能产生混乱与迷茫。我举几个例子:

中医认为尿液是大便渗出物延三焦流到膀胱而产生的(“粪渗为尿”),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尿液是泌尿系统产生的,与粪便所在的消化系统并无关系,更不存在什么“三焦”。

中医认为心脏是思考的器官("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精神之所舍也”),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大脑才是思考的器官。

中医认为心脏是造血器官(“心生血”),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红骨髓才是人体造血的场所

中医认为鼻涕是脑脊液渗出来的(“脑渗为涕”),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鼻涕是鼻黏膜分泌而成的,跟大脑没什么关系,除非是颅底骨折产生的脑脊液漏,那么中医还得个个是熊猫眼。

中医提到“五脏六腑”,却从来没发现胰腺,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胰腺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内分泌器官,中医把它忽略了不大好吧。

中医认为人体的肾脏是生殖器官,左右两只肾脏功能还不一样,一个是命门,一个是藏精,而现代医学认为肾脏不是生殖器官,而是重要的排泄器官,两只肾脏功能没有显著差异,即便肾功能衰竭的血透患者,性功能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中医的解剖生理错误不胜枚举,中医在解剖生理学上的“科学精神”基本是零蛋,难道方剑乔校长认为向小学生教授错误的解剖生理知识,也称得上“宣扬科学精神”?

三、中医不是自然科学。

中华民族要复兴,国民具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精神非常重要。而这一切都要从小培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根植于阴阳家而非医学家的邹衍所发明的政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并不像方剑乔校长说的那样,中医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里面,同一种研究对象,不会有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比如,研究天体,只有一门天文学,不会还有中国独特的“天文学”。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只有一门化学,不会还有中国独特的“化学”。同样是研究人体,为何还要将医学分为中、西,分为两套完全不同、互相否定的学术体系?为何会多出这种特殊化?

科学的特点是能够证伪,能够不断的发展。现代医学会把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的书籍奉为经典吗?希波克拉底的理论早就淘汰,扫进历史垃圾堆,为何中医还捧着几千年的故纸堆当经典来看病?中医认为祖宗最厉害,后代一代不如一代,秉持的是一套退化史观,没有发展没有进步。

维系人类的健康,是一件大事,一定要有可靠的方法来保障。临床试验是全世界验证药物、疗法安全性、有效性的金标准,一种可靠的方法,为何中医要单独自外于此?

四、中医历史上在瘟疫面前是一败涂地,对中华民族的健康毫无贡献。

有人粗略统计过历史上发生在中国的瘟疫(中国古代大瘟疫记录选抄),长长一大串,估计有六七十次见于正史的大瘟疫,结果基本都是“死者大半,死者甚众,死者无算,死者不可计数,灭门,绝户”。在瘟疫前,中医一点卵用都没有。

年席卷东北的鼠疫病情,让中医在瘟疫面前的一无是处暴露无遗。中医不识细菌,不懂显微镜,更无病理生理知识。有些中医无知无畏,跑东北去用中药对抗鼠疫,害人害己,结果很快就得到印证:参与防疫人员的死亡人数发现,防疫人员人,死于鼠疫者人,死亡率是10%;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救护车司机人,死亡69人,死亡率45%;其次就是当地中医,9人中有4人死于鼠疫,达44.4%;死亡率最低的是医学堂的学生,29人死亡1人,死亡率是3.5%;有从业资格的医师20人,死亡1人。(走近诺奖的第一人:伍连德为何主张废除中医)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郭松义的一篇论文,在统计了清代宣统年间北京城内人口的死亡情况,发现死因前五位,有四位都是跟瘟疫相关。位列第一的就是痨症,也就是肺结核。

中医在瘟疫面前是一败涂地的。

中国古代人都非常短命,平均寿命30岁左右。比如,根据《人口研究》的一篇论文所统计的数据,清代宗室成员就大多很短命。顺治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5岁,康熙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3岁,雍正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29岁,而乾隆的最低,平均寿命仅为25.3岁。16岁以下死亡率非常高,14%-48%之间。

没有证据显示,历史上中医对国人的健康有所贡献。

最后再和教育厅的领导谈几句。

同样是浙江人,近代伟大的文学家、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面写得很明白:“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如今,居然让小学生也学起“骗子”的经书来了,莫非有一种倒退百年的梦幻?

救救孩子......

来自一个有点良心的医生

.9.13

参考文献:

1.GoranMI,DavisJ,KellyL,etal.Lowprevalenceofpediatrictype2diabetes:where’stheepidemic?[J].TheJournalofpediatrics,,(6):.

2.







































哪里看白癜风最专业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com/dbsjyz/33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