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十一月底学了浮针,发现浮针可以解决以前很多没有特效的疾病,于是在本院兄弟科室大力宣传,使临床医生对浮针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每次遇到疑难杂症,临床科室都会问我有没有办法。这次遇到的患者,虽然没有资料提供线索,但是参照漏尿的诊疗方案,进行浮针治疗,结果也是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惊喜!
患者,女,大便失禁2月余,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后行多项检查,均未发现引起大便失禁的病因,主管医师遂请我科会诊。
9月14日,一诊与患者沟通后,了解到患者平时习惯久坐,考虑可能是肌肉问题,查体内收肌、腹直肌乏力、无弹性,凭经验对内收肌、腹直肌、尾骨肌、髂尾肌、闭孔内肌进行扫散。
9月15日二诊,患者自述当天症状消失,次日清晨稍有一点大便滑出,效果很明显。
9月16日三诊,患者自述一整天没有大便滑出,症状完全消失。9月18日四诊,仍没有大便滑出。
大便失禁是指年龄大于4岁时,肛门直肠控制排便的功能障碍,患者不能自主控制肠内容物(粪便、黏液及气体等)的排出,且症状持续大于1个月。中医称之为滑泄,多为久泻久虚下脱,以致泄泻不能自制。《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滑泄,其泄不禁,泻久不止,大孔(肛门)如竹筒,日夜无度。”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直肠、肛门或盆底疾病导致肛门括约肌周围神经或肌肉的损伤,从而不能控制粪便和气体的排出,不能感知直肠的粪便量和排便信号。
本例患者由于习惯久坐、久卧,盆底肌、肛门括约肌、腹直肌等长期劳损或是受压迫,导致肌肉功能减弱或丧失,从而引发大便失禁。而浮针疗法通过扫散和再灌注活动,改善了局部血供,肌肉得到了濡养,恢复了功能,最终针到病除!从中医气血论角度,老年女性,气血不足,香港袁博士曾论述过,浮针扫散的过程,可能就是行气,再灌注活动即为活血,整个浮针治疗过程,就是行气活血的过程,气血充足了,疾病自然也就解除了。
此病例让我体会到,任何学习和临床应用都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拥有中医学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思维,医疗技术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
浮针医学源自传统守正融新止于至善
图文编辑:杨利民邱建林
宣传部宣创组推荐
——————END——————
————————————
浮针医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