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脊柱的恶性肿瘤长在前方椎体处,良性肿瘤长在后方,但是良性肿瘤很少见。从整个脊柱来讲,常见长肿瘤的位置在胸椎和腰椎上,占80%以上,所以腰背剧痛是个很重要的信号。
▲董健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
1、肿瘤引起腰背疼痛其实大家都有过腰背疼的情况,很多人并不在意,直到疾病越来越重,甚至坐上轮椅,医院看病。在医院的骨科,有很多患者因为腰背疼查出了癌症,所以腰背疼的最可怕原因就是肿瘤!
2、脊柱肿瘤节目现场,董健主任展示了一个由3D打印的1:1的真实患者的脊柱模型,这个模型中粉色的部分就是脊柱的肿瘤,正是这个肿瘤导致了患者腰背疼痛,甚至无法行走。虽然我们平时很少听说脊柱肿瘤,但是专家告诉我们目前脊柱肿瘤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专家从上海来录节目之前,随手拍了两个病房的病例情况,8个病人中有6个是脊柱肿瘤患者,发病率可想而知。专家表示,脊柱是人体肿瘤转移第三高发位置。一部分脊柱肿瘤是原发的,但更多的是从身体别的地方转移到脊柱来的肿瘤。现在得肿瘤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治疗癌症的医学方法不断进步,各种胃癌、肺癌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病人的生存期延长,所以各种肿瘤转移到脊柱上的情况也多了起来。
3、脊柱肿瘤引起疼痛的特点什么样的腰背疼可能是脊柱肿瘤引起的呢?肿瘤引起的腰背疼痛与非肿瘤引起的腰背疼痛有什么区别?
(1)剧痛
●脊柱肿瘤:剧痛、疼痛剧烈,可使患者哭泣,为三者中最严重●脊柱退变性疾病:急性疼痛,伴有酸胀感●腰部软组织疾患:急性疼痛真实案例一位脊柱医院的骨科和泌尿科都被判了“死刑”,认为“就算花上万也治不好这个病”。患者疼痛难忍无法下床本想放弃治疗,但是家属不肯,百般周转来到上海找到了董健教授,董教授给患者全家带来了生的希望。专家告诉我们,我们脊柱的前方是大血管,后方是脊髓神经。这位患者的肿瘤长在第三腰椎处,无论从前方还是后方摘取肿瘤难度都非常大。至今为止,医院医院都认为脊柱肿瘤是不能被整块切除的。而董健教授给这位患者完整得切除了脊柱肿瘤,手术后第五天患者就可以下床走动几步,未来的生活也能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脊柱的恶性肿瘤长在前方椎体处,良性肿瘤长在后方,但是良性肿瘤很少见。从整个脊柱来讲,常见长肿瘤的位置在胸椎和腰椎上,占80%以上,所以腰背剧痛是个很重要的信号。(2)夜间痛专家表示,脊柱肿瘤引起的腰背疼痛夜间会比白天痛的厉害。因为脊柱肿瘤不管夜间、白天都在生长,反而到了夜间人体受的刺激、干扰都变少了这种疼痛就更加敏感。像脊柱退变性疾病、腰肌劳损这些普通疾病在白天站立久或者干重活压迫到神经了会感觉到特别疼,夜间得到休息时疼痛会有所缓解。
(3)活动加重
●脊柱肿瘤:出现脊柱不稳和病理性骨折,活动时疼痛加重;可以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疼痛逐渐加重。
●脊柱退变性疾病:久坐,久站,长距离行走疼痛加重;急性起病,有缓解期,反复发作,没有病理性骨折。专家表示,脊柱肿瘤长在骨头里,慢慢吞噬骨头,使得坚硬的骨头变得豆腐一般软。人一活动脊柱受力时会压迫到肿瘤,肿瘤被压扁进而将这个力传递到脊髓压迫了神经,人就会非常疼痛。(4)卧床后还疼●脊柱肿瘤:卧床后不会好转,没有腰背肌痉挛。
●脊柱退变性疾病:卧床后椎间盘压力减低,可缓解疼痛;大多数没有腰背肌痉挛。
专家表示,对于患有腰突症、椎管狭窄或是滑脱等普通疾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就是卧床休息,80%的病人通过卧床休息后症状都有所缓解甚至慢慢恢复正常。而脊柱肿瘤的病人即使得到休息疼痛依旧不会减轻,因为整个脊柱骨头都被肿瘤损坏影响到了神经。(5)还有腿部症状
●脊柱肿瘤:有腿部放射性疼痛,范围广;其他伴随症状有大小便障碍,原发肿瘤的表现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肿瘤史。●脊柱退变性疾病:有腿疼,按神经节段分布,小腿疼痛常见;其他伴随症状有大小便障碍,腿麻,走走瘸瘸。
4、直腿抬高实验直腿抬高实验可以帮助找到脊椎是否出现了问题。
平躺在床上,腿伸直,一条腿抬高,若与另一条腿的夹角超过60度也没有疼痛的感觉,则说明坐骨神经没有被压迫到,有腰椎间盘凸出或脊柱肿瘤的可能性就很小。
来源:BTV养生堂(ID:btv_yangshengtang)
[延伸阅读]
腰间盘突出:此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从而引起腰痛,以单或双下肢疼痛、麻木及大小便异常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按形态一般可以分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和椎间盘脱出三种。
主要病因:1.过度负重,如重体力劳动、弯腰搬重物。
2.急性损伤。
3.长期震动环境,如司机驾车。
4.腰椎穿刺。
5.椎间盘脱水退变致椎间隙变窄,包绕韧带松弛。
6.脊柱畸形或生理曲度改变。
7.遗传因素。
症状分析:症状为腰背痛、腿痛,疼痛反复发作,而后逐渐转成慢性持续性腰背腿痛;
坐骨神经疼痛,麻木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跟部、脚底部,有时变换体位可以缓解疼痛;
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
间歇性跛行;
尾骨痛;
颈腰综合征,出现全身疼痛;
马尾综合征,出现会阴部麻木、便秘、小便失禁,严重时出现双下肢不全瘫痪、尿渚留和大便失禁;
单或双下肢发冷;
下肢肌肉萎缩;下肢水肿等。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顺序进行。
1.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
患者俯卧,在患侧腰臀及下肢用轻柔的滚、按等手法进行治疗,促使患部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速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拉宽椎间隙,降低盘间压力:
患者仰卧,用手法或器械进行骨盆牵引,使椎间隙增宽,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便于突出物回纳,同时可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
3.增加椎间盘外压力:
患者俯卧,用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然后在固定患处部位的情况下,用双“腰部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本法可以促使突出物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4.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
用“腰部斜扳或旋转复位手法”,以调整后关节紊乱,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由于斜扳和旋转复位时,腰椎及其椎间盘产生旋转扭力,从而可以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反复多次进行,可以逐渐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再在仰卧位用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和腘绳肌,对松解粘连可起一定作用。
5.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
沿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以滚、按、点、揉、拿等法,促进气血循行,从而使萎缩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经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责任编辑:九歌()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