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第一天,一份来自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声明在微博上引起讨论。声明称,年至年,有可能成为地球上“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今年前5个月的气温,已经排到有记录以来同期的第三高。
据英国《卫报》,欧洲极端气温出现在法国南部加拉尔格勒蒙蒂厄。6月28日,当地测出摄氏45.9度高温,打破年的全法纪录——44.1度。法国近所学校紧急停课一天,当地养老院配上水合传感器监测老人的脱水状况。
从巴黎到慕尼黑,一些城市在街道上安装水雾喷洒,允许公共游泳池开放至深夜。柏林动物园把冷冻香蕉喂给灵长类动物,黑森州的立法者被允许在地区议会上穿短裤。在比利时,有机构为滞留户外的无家可归者给予饮水及医疗协助,景区的观光马车停运。
高湿的“桑拿天”像一口焖锅,选择性地袭击了夏日里的一群人。在我国,户外重体力劳动者是这群人中的大部分。医院急诊科时,医生发现他们“所有器官几乎都像被蒸煮过一样,迅速地衰竭,病情危重……”
《极昼》在去年夏天记录过他们。
文
林鹏
编辑
冯翊
本文首发于年8月24日搜狐号极昼
8月20日,全国结束高温预警5天后,黄发建终于找到了一辆车带儿子回家。
20天前,27岁的黄道术晕倒在北京平房乡石各庄村的出租屋外,“全身僵直”。学起儿子倒下的样子,黄发建四肢伸直,细瘦的胳膊在拳头攥起的一瞬间,变成一串结实的肌肉,“哈……哈……哈,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病危通知书上写着他从未听过的名字:热射病。
“(医生说)活下来的可能性只有10%”,他在四川的暑热里熬了几十年,到了60岁,第一次知道,“热,还能要人命哟”。
北京持续一周多的“桑拿天”带着黄道术在鬼关门走了一趟。
8天后,摘掉呼吸机,平时扛着钢筋走来走去的他,全身的力气似乎都被热浪卷走了。因为只能发出“蚊子一样”细微的声音,离开重症监护室的头几天,他尿了几次床,黄发建懊悔听不清他讲话,买了尿不湿铺在儿子身下。
在ICU门外守着的那几天,有人因为多脏器衰竭,流了很多血,死了。新闻上也不时爆出各地热射病患者身亡的消息。儿子挺了过来,黄家觉得是不幸中的万幸。
患热射病的人群从建筑工人、厨师、外卖员、园林绿化工人,到老年人、跑步爱好者、驾考人员、参加户外运动的大学生、公司白领,不一而足。多位急诊科医生说,今年是他们从业以来,“接诊热射病人最多的一年”。
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像一口焖锅,选择性地袭击了夏日里的一群人。秋雨驱散湿热后,享受秋高气爽的人鲜有人知道,那些被“热”倒的人,身上永远留下了这个夏天的痕迹。
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后,黄道术四肢不能动,没有力气。摄林鹏
器官像被蒸煮了一样
天太热了。
8月1日中午,黄发建爬到地面休息时,抬头看了看周围贴满玻璃的写字楼,明晃晃的,照得人头晕。空气里蒸腾着水汽,人站着不动都要流汗。
在“北京最高楼”——中国尊的建筑工地,黄发建和儿子黄道术在地下六层扎钢筋,那是在建的一个地下车库,“光是走下去,就要花十几分钟”。6月份,老乡介绍了父子过来工作,一个大工程,“要干两年半”。
他们头上,国贸CBD的高楼耸立在夏季的雾气里。
当时的北京正在度过今年的第17个高温日。监测显示,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升至37℃,丰台蹿至38.3℃。此前,北京刚刚迎来近8年来的极端天气——一场持续约58小时的降雨。紧接着,闷热统治了全城。
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陈师傅说,那几天就害怕乘客上下车,车门一开,“呼”,一股热浪涌上来,“像走在一片热海上”。地铁1号线里的乘客吐槽着失灵的空调,“汗从脸穿过后背流到脚后跟了”。
黄道术和父亲每天早上5点,从东五环外的石各庄出发,钻进包工头租来的面包车,6点钟到达依然沉睡的商务区。他们的工作是在工地整理和捆扎钢筋。黄道术身体强壮,从小“连一颗感冒药都没吃过”。多斤的钢筋,扛上就走,身上没有过伤病的痕迹。
8月1日下午,他工作了2个小时,“开始不舒服”。黄发建以为只是轻微中暑,甚至没问他怎么不舒服。他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干,“怕表现不好,工长不满意”。
住进重症监护室前,黄道术跟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很不舒服,想快点回去睡觉”。下午6点多收工的时候,他从地下爬出来,上了面包车,一路无话。7点下车,“人都横着走了”,黄发建还没来得及追上他,“砰”一声,儿子栽倒在地上。
黄道术晕倒的这天,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已经“连轴转了30多个小时”。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从事急诊工作25年。因为接连收治了几个热射病人,他三十多个小时没回家了。
8月1日凌晨1点,他在朋友圈里写:“病人都是在热浪滚滚下挥汗如雨的户外重体力劳动者,所有器官几乎都像被蒸煮过一样,迅速地衰竭,病情危重……”
医院管理局官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