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好学校好教育都需要用钱来购买;但是,最珍贵的东西——全心全意为孩子读一个故事,是所有的父母,哪怕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都可以给孩子的,是所有的小孩都可以享有的。
小邦看到这篇受到感动,分享给更多的爸妈吧↓↓↓↓
我女儿到了5岁的时候,我希望她晚上不要再赖在妈妈的床上,到自己的床上独立睡觉。她居然没有任何迟疑就答应了,说,“可以,妈妈,不过……”
然后她提了一系列的条件,如下:
1、请把我的小床铺好,让我换好舒服的睡衣,躺在里面。
2、枕头旁边要放上我最近最爱的小公仔。
3、关掉大灯,开上我的床头小台灯。
4、为我读一个故事,因为我是“喂故事长大的小孩”。
5、读完故事,我闭上眼睛之后亲吻我的额头。
6、关上台灯,悄悄地退出去。
“你已经会认字了,为什么还要妈妈给你读书?”我问
“因为我觉得那样很美好“,她答,“故事里面的幸福小孩都是这样的。”
给孩子讲故事,这个小事很重要
关于睡前故事和小孩,作家虹影告诉我另外一个真实故事。
我很爱虹影,不仅因为她跟我一样都是长江边长大的孩子,还因为她那充满苦难又内心强大的文字。我至今还记得20几岁看她的代表作《饥饿的女儿》,一个人在深夜的簌簌落泪的情景。
苦难是作家的财富。作家是拆掉自己心里的房子,用那些砖块修筑房子给读者的心灵居住。虹影是个私生女,因为这个缘故,她的生母把她送给了市中区的一个女人。
到达养母家的第一天开始,小虹影就开始尿床。这里的环境不比生母家里差,而且更好,小孩子无法说出自己的不满,只好用睡眠中的尿床来表达。”我是用尿床来对抗命运对我的安排”虹影说。
但是,在某一天,虹影的尿床嘎然而止。
那天,养母不仅给她好吃好喝,给她清洁的衣服穿,还在睡前给她讲了几个故事。
就是睡前那几个不花钱的故事,她因此接受了新的母亲,新的家,因为每夜都有的故事,她甚至跟养母比亲生母亲还亲。
后来,因为自己的亲生孩子那么喜欢养母,生母因此嫉妒得发疯,又想方设法把女儿抢夺了回来。
给大家讲述这个关于讲故事的故事,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给大家介绍虹影给孩子们写的奇幻小说《奥当女孩》,更加想强调的是:给孩子讲故事这个小事很重要,重要到关乎母女关系、关乎父子关系,关乎家庭幸福的,甚至是可以超越物质条件、超越血缘关系的。
故事里的五种维生素
那么,故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那是因为故事中有五种影响人生的必备因素,就像我们身体必需的维生素一样。
其一,故事是一种人生享受
有一年我在日本旅行,正逛书店,突然来了一群黑西装,看上去又像黑社会,又像大公司高管。这些黑西装整齐划一地走到书架前,集体看起了漫画书!而且,看着看着,还会发出来失控的爆笑声!
人人都爱看故事,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家庭主妇。看故事跟美食旅行一样是人生享受,不然你也不会在追求恋人的时候请她去看电影了。我的一位营销专家朋友告诉我,所有品牌营销都是讲故事,他甚至激动地送给我一本书,书名就是《卖故事》。
能够深深打动人们的故事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现实主义作品,这类作品是写实的,常常能让读者看到自己的生活,读者常常发出的感叹也是:啊!简直就像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一样!从心理学来说,这时候,读者的内心需求是被“看到”了。这种引起强烈共鸣的作品特别富有魅力。
还有一类作品,是提供给观众梦幻式的满足。孩子通常是弱小的、无能为力的,他们经常会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困挠,有些小男孩甚至会生气得想大哭,他们需要在故事中释放自己的愿望。
这时候,阿拉丁的神灯、叮当猫的小口袋、马良的神笔、七色花的花瓣、超人、蜘蛛侠就能表达孩子的心灵和热情,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气及冒险,建议孩子拿出勇气去面对世界挑战,并取得胜利。
其二,故事是情感的纽带
我们常常说日久生情,为什么日久会产生感情呢?因为你们有了一长段共同的人生经历、情感经历。当父母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可以跟孩子一起经历苦难、挫折、胜利成功,也可以一起欢笑欢呼忧伤落泪。
共同的心理经历会让你跟孩子非常亲密,更加亲密,甚至感觉得到心连心的感觉。
我跟小丸子曾经约过一个暗号,就是我拉着她的小手捏三下,那就表示我在说“我爱你”三个字,她会捏我四下,表示“我也爱你”。
有一次,瘦小的丸子在幼儿园受了身强力壮的孩子欺负,我在睡前给她读了汤普森心理童话里面霍加狓的故事。霍加狓就是传说中的“四不像”,因为长得不像任何动物,所以老是遭到动物园的动物嘲笑欺负。听完这个故事的时候,丸子眼睛闪烁着泪光,用小手捏了我三下。
因为我给她读睡前故事多,不管是摔了一跤,还是受了老师批评,她第一个反应就是找妈妈。她7岁之后,懂表达了,说“妈妈,你最理解我。”
其三,故事是价值观的载体
我们常常在机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见到呼啸来去的“熊孩子”,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正常父母养出像李天一这样的孩子。跟这些孩子家长交流的时候,常常听到他们说的是:我想不到我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我都不知道他想什么!我自己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这些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长成跟自己的价值观完全相反的陌生人呢?
我的女儿不爱穿裙子,对衣服的要求是:方便!不麻烦!最好有个装玩具的小兜!
每次我皱着眉头,看着买的一堆漂亮裙子没有用武之地的时候,孩子爸就说:“都是长袜子皮皮看多了!”唉!岂止长袜子皮皮,还有绿山墙的安妮,淘气包谢得意,以及亚瑟小子,朱德庸的《绝对小孩》……凡是好看的故事,里面的小孩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我喜欢曹文轩的《草房子》,因为跟我超爱的沈从文汪曾祺是一派的。有一天我读给她听,故事里面讲了一个调皮的男孩桑桑从来没有穿干净过,后来主动跳到河里去洗澡,又去裁缝店等那件洁白干净的白褂子。这一切都变化是因为班里新来了一个美丽安静的女同学。
丸子听完这段,想了想,说,明天我想穿那条白裙子。
有人问我,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一本,我毫不犹豫地说《简爱》,甚至那记得影响我一生价值观的那句话,女屌丝简爱对富二代高富帅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就是这个句子,鼓舞我去寻找一个平凡女孩独有的人生价值。
父母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说教是没有用的,背诵弟子规、论语也是没有用的。给孩子读故事吧,你想孩子具有勇气、智慧、担当、友谊、爱心、善良……故事里面全部都有。
其四,故事具有治疗作用
在我十几年的出版的生涯里,曾经有一段因为做出了几本超级畅销书,以至于很多健康生活类的作者也找到了我。但是,我拒绝了很多“吃薏米淮山喝绿豆汤生吃泥鳅包治百病”的书稿。
为什么,因为这些人第一没有行医资格,第二所谓的疗效都是“某个朋友得了什么病,吃了淮山之后如何好的”,有没有这个朋友无从查证;这个朋友可以,另外的大量人群是否有效?不知道!那要讲究医缘!我不相信医缘,更相信科学。所以,我也不会轻易相信故事具有真正的治疗作用。
但是,后来我看过基于美国催眠协会计算机生理学的双盲试验报告,证明故事具有治疗作用。也看见美国卫生系统把故事治疗列为国家推荐治疗手段,甚至,我在我们家小丸子身上做过实验之后,我才大力推荐相关的作品。
的确,故事能够通过暗示、隐喻作用到人的潜意识,来达到治疗效果,融合了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科学手段。
这是故事甚至可以治疗或者辅助治疗口吃、比赛紧张、尿床、大便失禁等等问题的基础——很多故事的治疗效果更是综合的。
我在这里,要以专业教育出版者和家长的双重身份提醒父母们:
1、要想故事发挥较好的作用,请让孩子最信任的人来读;读的时候要注意节奏、语气;
2、什么样的故事最有效力?当这个故事跟孩子的问题高度相关的时候,孩子最容易被吸引,并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