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痔疮,很多人都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但如果医生告诉你,大肠癌往往会拿痔疮做伪装,你还会不会轻视呢?
“平时身体挺好的,怎么得癌症呢?”患者刘大爷的女儿一脸悲愤,怎么也想不到一直身体健康的父亲突然查出了直肠癌。刘大爷前几年大便带血时,以为是痔疮出血,就自己买点外用药膏涂涂。最近,刘大爷发现大便量变少,大便变细变扁,排便困难,人也消瘦,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直肠癌,刘大爷父女后悔万分。
8成大肠癌被误诊为痔疮
在临床上,像刘大爷这样因错把大肠癌当作痔疮而导致病情延误的患者不在少数。大约有50%~80%的大肠癌患者,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大肠癌的误诊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大便带血、肛门坠胀感、大便次数增多等。当人们身体出现不适,首先考虑的可能就是痔疮。更有患者自行到药店购买药物,自诊自治。在这个过程中,大肠癌也可能在“痔疮”掩护下“茁壮成长”,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患者到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查设备,往往了了检查之后就将其确诊为痔疮,并进行治疗,等患者发现病情加重时,往往为时已晚。
痔疮便秘困扰中老人
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静脉团。这是一种常见病,民间有“十人九痔”的说法,抽样调查表明,痔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2%。便秘也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症之一,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大便次数减少和粪便干燥难解状况。
夏秋季节由于气候干燥,体内的水分极易蒸发,这时如果再饮食不规律,喜吃火锅、辛辣食物、喝酒、无节制地进补,就很容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便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减退,肌肉韧带包括肠粘膜松弛,更容易引起便秘、痔疮、肛瘘、直肠脱垂等马重肛肠疾病。据悉,中老年人占了六七成。
五大症状揭开大肠癌的真面纱
便血: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便血多为红色或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浓血便,有时伴有血块或坏死组织。
大便习惯改变: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刺激肠道,造成便意频繁,且有里急后重等症状。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最初这些“假性腹泻”多发生在清晨起床不久。以后次数逐渐增多,甚至晚间不能入睡。
肠道狭窄及梗阻:肿瘤绕肠壁生长,造成肠腔狭窄,极易引起梗阻现象。
肛门疼痛及大便失禁:直肠下段癌如浸润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管括约肌则可引起肛门失禁,脓血便经常流出,污染内裤;癌肿感染或转移,可引起腹股沟部淋巴结增大。
贫血与消瘦:病人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并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
预防大肠癌,健康饮食首当其冲
“预防肠癌,饮食健康最重要。人们应该少吃高脂肪、高蛋白、辛辣剌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其次注意多运动,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保持排便正常,预防肛肠病。”此外还应该定期检查,肛门指检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最少每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上的人每年需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长按指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