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发文通报表彰了年度杭州市“优秀护士”。
她们热爱护理专业,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刻苦钻研业务,护理技术娴熟,创新护理服务,为群众健康、护理事业贡献了力量,是我市护理人员的优秀代表,充分展示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执业”的精神风貌。
有爱又有才的护士发明家
——医院杨湘英
有些患者口腔有异味,痰痂紧贴上颚不易清除,她会小心翼翼地用手为她们一点一点地挖出,手指常常被咬破;有些神经源性直肠的患者,大便几天不解,她在教会患者及家属直肠训练方法的同时为患者进行肛门指压。有一次在夜间床边交接班的过程中被认知障碍患者扔了满身的小便;又一次护理操作中被吐满脸的口水;在帮病人翻身时被一位躁动患者狠狠地踹了一脚……她从来没有抱怨,洗把脸换身衣服调整心态继续投入工作。
每天面对众多受疾病折磨肢体失去部分功能的患者,杨湘英发誓要为患者做点实事,来帮助减轻他们的功能障碍,帮助他们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她结合护理经验,运用康复技术和力学原理,自己画图、探索钻研,创新发明多项康复用具。一年多时间,已发明14项护理方面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为病人忘我工作的急诊护士
——医院傅蓉
她工作中把“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座右铭。身上被酒醉者吐得一塌糊涂,她毫无怨言地耐心处置;而对生病倒地的流浪乞讨人员,她帮助救护不离不弃;危重患者需床边拍片,她坚守床边不惧射线。她有着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医院组织的技能比赛中获奖,年在杭州市卫生系统岗位技能大比武中,取得护理技能操作比赛团体一等奖和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急诊专科护士,傅蓉有较强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年杭州发生“7.5”公交纵火案,很多烧伤医院。作为当班护士,面对焦味扑鼻而来、个个血肉模糊的病人,她没有一丝含糊,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妥善安排人员、床位,采集病人信息,开通静脉通路,协助医师清创用药,紧急处理稳定后,协医院。年G20峰会召开期间,她主动留院待命,连续10天不归不休,出色完成峰会保障人员的救治任务。
用心呵护、甘当红烛
——医院韩霞萍
“大伯,今天人怎么样?”“大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每天她都会以最亲切的语言、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热情去护理她的病人、关心她的病人。她在危重病人较多的心内科已连续工作了12年,有着一流的注射技术,每当病房里遇到静脉差的病人,她都会主动去给病人采血、静脉注射减轻病人的病痛。她会主动去查看年轻护士管辖的病人,予以指导帮助;遇到有危重病人,主动接待;对于病人的投诉和纠纷她都能严肃对待、妥善解决。在病房里,学生、同事甚至病人都会亲切地叫她“韩姐姐”。
G20峰会期间,她离开她只有3岁的孩子,坚持驻点现场10天,24小时待命,为安保人员提供包扎、拔刺、测血压、测血糖、雾化等护理服务,她也因此荣获G20驻点保障奖章。
冲在第一线的执着和追求
——医院成医锋
成医锋自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护理工作,至今已有23年之久,从当初的小护士成长为护士长。她在同事们眼里是“姐姐”、“阿姨”和“居委会主任”。她在事业上的追求有三个目标:病人舒心、家属放心、同事安心。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繁重压力大,她对护士关怀备至,精心打造温馨科室。每逢春节是重症医学科最为忙碌的一段时间,每逢除夕她是最忙的,会烧好两桌年夜饭,驱车20多公里,早早为那天夜班的人或单身留守在杭州的同事送去年夜饭。她严抓医疗护理安全管理,科室成立质控小组,每周检查整改问题,有时周六晚上利用手机召开网络会议,集中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她说,科室是我家,这里有我的亲人,亲人需要我的照顾、亲人需要我的关心,我不敢丝毫的怠慢。
用爱心对待每一位病人
——医院严小翠
医院ICU工作了十年。她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别人不干的,我干。别人干不了的,我干。”她以危重症患者为中心,视患者为亲人,常常换位思考,恪守“病人无错”原则,带着满腔的热情踏踏实实地做好护理工作,用爱心对待每一位病人。
她勤学善用。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她积极参加院外学习,即使夜班后,也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专心听课,十年来从未迟到或缺席过。那次,一位重症病人病情危重,多人次建立静脉通道均徒劳无功。家属都说:“针也打不进了,都是命,不怪你们。”“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生命。”严小翠斩钉截铁地回答。努力、失败、努力、失败、努力……终于,通道建起来了,病人得救了,家属欣喜若狂,流下了高兴和感激的泪水。
以身作则、传承护理奉献精神
——医院方红薇
她是心血管内科护士长,被称作是冲锋在前的“先行官”,是化险为夷的“排爆手”,是临危不乱的“指战员”。每天早上,她都要到患者的床头去看一看,和病人拉拉家常,谈谈心。遇到沟通障碍、怪脾气或不肯合作的病人,她耐心询问,帮助他们解决住院存在的困难。抢救患者时,她不顾自己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跪在抢救床上持续为患者做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双脚发麻致无法站立,被同事们抬下来后,又马上投入到安抚家属的工作中。
在她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形成了全科上下团结、诚信、求精、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第一批获得了杭州市“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她的言传身教,让女儿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事,女儿说:“向医务工作者致敬,我要传承妈妈的奉献精神。”
坚持对病人、对团队负责
——医院张晓琴
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坚持对病人、对团队负责是张晓琴对领导、工作伙伴以及每一位患者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一份责任。
她要求团队精通护理技术,钻研最新的护理理论,同时在科内实行每周晨间提问制,与科室里的每一位成员在工作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关心每一位刚入科的新成员,悉心带教,组织各种学习活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理念。她理解每一位成员在工作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情绪、不同状态和不同要求,主张民主化,成员之间有什么建议和意见都可以提出来,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大家,整个团队之间的相处融洽,工作更有效率。
执着信念、一路前行
——医院傅根莲
护理队伍是一个大家庭,她作为“家长”的护理部主任,心里时刻装着她的病人、她的护士。她对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医院护士的工作、生活,为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她们在专业上快速成长创造条件。在管理中注意原则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做到身先士卒,以理服人。
年,她率先实行新护士规范化轮转培训、全院护士的分层培训、新上任护士长导师督导制,医院学科的发展有计划安排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重视护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她非常重视中医护理工作,注重中医护理质量管理,是浙江省首家开医院,成立了中医特色护理示范病房,为各病房争取到了独立的中医护理治疗室。
患者的需要是奋斗的目标
——医院蒋燕红
“患者的需要是我奋斗的目标!”这是蒋燕红的职业信仰,也是她奉行的人生目标。
在结核科,蒋燕红每天要接待来自省内外的几十名需要住院的重症结核病患者,他们在患结核病的同时合并多种慢性病,病情往往较为危重。她非常重视结核病患者的病情观察,每一微小的病情变化都能被她及时捕捉到,每一条重要主诉都能引起她的高度重视。她细心地病情观察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曾不止一次使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抢救,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在老年病科,她用循证护理方法为高龄患者量身订做了一套降压操,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针对老年病患者压疮发生率高,现代压疮护理方法疗效欠佳的问题,她将循经艾灸疗法应用于压疮的治疗,深受患者喜欢。
奉献,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医院王翠娟
年,SARS来袭,杭州出现疑似病例,医院组建隔离病房,她主动请缨,日夜守护在病人身边,始终冲在最前线,直至SARS警报解除。年,汶川地震,医院组建“爱心病房”,当时她在部队工作的爱人已然奔赴震区,而此时婆婆病重、儿子高考,但作为军嫂和骨伤科护士长双重身份的她,弃小家顾大家,毅然投入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来。年,G20峰会在杭州顺利召开。医院的组织、调遣,认真备战,医院建设,保障峰会期间的安全稳定,为了环湖制高点和环线制高点安全保卫24医院。
从心底发出的微笑极具亲和力
——医院张文韫
她从心底发出的微笑服务极具亲和力,从她的服务中,人们看到了护理工作者的人格魅力。
她时刻了解每台血透机的运行状态、熟悉所有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甚至家庭情况。凡事她总是抢在前面,遇到危重患者总是留给自己。经常在下班的时候说:“你们先走吧,剩下的我来。”大家都走了,她还在电脑前准备着第二天的工作。多年来,她手机每天24小时开通,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随时协调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透析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遇到药物、酒精中毒,蛇咬伤等特殊情况,即使休息甚至在睡梦中,只要急诊电话响起,她医院,哪怕是儿女还在生病住院。
坚定信念往前走
——医院孙萍琴
她莫名其妙的被患者冲过来扇了一巴掌,在保护约束病人的过程中被一脚狠狠地踹在胸口,死命救下把床单撕成条索状自杀的患者……孙萍琴上班期间常常伤痕累累,一些皮外伤更是家常便饭。但这些令人恐惧的精神病患者“武疯子”并没有吓倒孙萍琴。她说,病人的这些行为都是由于精神症状引起,他们自己也非常无奈和痛苦,在社会上他们已经饱受歧视,作为最了解他们的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她深爱着自己的职业,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病人,用真诚书写着平凡而又绚丽的人生,用细心、耐心与爱心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信赖。
用心护理、用爱服务
——医院徐景霞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